中小券商IPO之路坎坷,市场变化下券商积极应对
AI导读:
中小券商华金证券和华宝证券相继撤回或终止IPO计划,2024年上半年A股IPO市场新股发行数量大幅缩减,券商面临承销保荐业务收入减少的挑战,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中小券商的IPO之路显得尤为艰难。近日,华金证券与华宝证券相继撤回或终止其IPO计划,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4年上半年,A股IPO市场新股发行数量大幅缩减,显示出市场整体偏冷态势。华金证券在经过超四年的筹备后,已撤回其上市辅导备案,其辅导状态正式变更为“撤回辅导备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华金证券撤回的IPO辅导,其会计师事务所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华金证券是一家持有全牌照的综合性证券公司,注册资本达到34.5亿元,业务范围广泛。
华金证券的前身是上海久联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历经多次重组和增资扩股,于2016年完成了股份制改制,成为珠海华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关键构成部分。与华金证券名字相似的华宝证券也于今年6月终止了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审核进程,面对市场的复杂变化,公司最终选择了撤回IPO申请。华宝证券成立于2002年,注册地上海,注册资本金40亿元。
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A股三大交易所新上市公司数量仅为40家,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91家。这一数据反映了市场对新股需求的减弱,也凸显了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质量的严格把控。新股发行数量的锐减,直接影响了券商的承销保荐业务收入,给中介机构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上半年,A股市场的IPO撤否率也显著上升,保荐券商已经主动撤回了373家企业的IPO,券商的平均撤否率高达51.63%。
产业观察家指出,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和投资者的谨慎情绪,导致上市意愿和投资热情下降。面对IPO市场的显著降温,券商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如调整业务布局,加大可转债等再融资业务的投入力度,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券商也在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业务质量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业务模式。
券商面临承销保荐业务收入减少的挑战时,可以从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积极拓展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加强内部管理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着手解决,以应对市场压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