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近期召开会议,对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进行再部署,基建项目加速推进,A股市场在经历了三季度的震荡后,其价值“洼地”效应开始逐渐显现,预计四季度将有较好表现。

近期,国务院再度召开会议,针对稳经济大盘的四季度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再部署与推进落实安排。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分析指出,随着四季度基建项目的加速推进,预计将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这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回升的动力。同时,设备更新投资需求在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双重支持下,有望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此外,政府确保能源供应稳定的政策,在全球能源成本飙升的背景下,将显著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实施,有望从源头上降低全社会的融资成本,有效缓解疫情冲击下企业和居民面临的成本压力。

自今年二季度以来,一系列稳经济大盘政策及接续政策的出台,对三季度经济的企稳回升起到了关键的“稳定器”作用。王涵通过跟踪高频数据预测,三季度中国GDP增速有望突破4%,其中,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成为本轮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推手。此外,A股市场在经历了三季度的震荡后,其价值“洼地”效应开始逐渐显现。在一揽子政策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下,A股市场在四季度有望迎来较好的表现。

一揽子政策为经济企稳回升注入新动力

国务院近期召开的会议强调,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中占据重要地位,多项政策将在此时发挥更大效能。会议要求增强信心,抓住时间窗口,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针对需求不足的问题,政府将想方设法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消费,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性,继续实施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

王涵进一步分析指出,基建项目在四季度将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进一步增强经济回升动能。考虑到基建项目的投资周期特点,接下来将逐渐进入二季度末开工项目的建设高峰期。此外,政府提出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资金使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这将为经济回升提供额外动力。

在设备更新投资方面,政府提出利用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通过财政和货币的杠杆作用,有望撬动企业设备更新需求的释放,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

在能源供应方面,政府强调保障煤炭、电力等能源的稳定供应。在全球能源成本高企的背景下,这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数据显示,中国对部分欧洲国家的石化产品出口已经从长期逆差转为顺差,这得益于国内能源价格的相对稳定。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发力,有望从源头上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在债务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人民银行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有效降低了全社会的融资成本。

A股市场估值“洼地”效应显现

今年五月份以来,一系列稳经济大盘政策及接续政策的出台,对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企稳回升起到了关键作用。王涵表示,尽管二季度GDP增速仅为0.4%,但从高频数据来看,三季度GDP增速有望重回4%以上。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成为本轮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推手。

在消费方面,尽管三季度部分城市出现疫情反复,但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餐饮分项同比增速首次转正,显示出居民消费正在逐渐回归正轨。这得益于疫情精准防控政策以及政府鼓励消费的措施。

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相比,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洼地效应开始重新显现。经过三季度的市场震荡后,A股的相对估值水平已经低于美股和一部分发达市场。考虑到国务院一揽子政策有望推动经济进一步企稳回升,A股基本面也有望继续向好。因此,王涵倾向于认为A股市场在四季度将有较好的表现。

(文章来源:财联社,图片信息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