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AI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外贸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这十年间,中国外贸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未来,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外贸稳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与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主要贸易伙伴关系,货物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一。在这一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外贸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这十年间,中国外贸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货物贸易进出口量持续攀升,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9.1万亿元,增量达到惊人的14.7万亿元。以人民币计价,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4%;以美元计价,则达到了6.05万亿美元,继2013年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后,又连续跨越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两大里程碑。自2017年起,中国已连续五年稳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不仅为全球市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也为各国提供了广阔的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中国对外贸易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这十年,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占比显著提升,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引擎。同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如汽车、船舶等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汽车出口额较2012年增长了150%。此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展至132个,海外仓数量超过2000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也扩展至39个。
在市场多元化方面,中国积极拓展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贸易伙伴日益增多,市场布局更加优化。目前,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比达到35%。外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的贡献尤为突出。2021年,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9%。同时,我国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3.4%,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新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和外贸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因此,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提升外贸质量效益是当前稳外贸的首要任务。要大力发展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贸易,推动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同时,积极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加快绿色贸易的发展。此外,还要完善内外贸一体化的调控体系,促进法律法规、监管体制、质量标准等相互衔接,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为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国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办好进博会、广交会等重大经贸展会,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我国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成果。未来,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开放,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以贸易创新为动力,推动外贸稳定发展,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贸易篇章。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来源:原文未提供,故无相关HTML代码)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