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统计局将于11月9日公布10月份CPI、PPI数据,多数专家预测10月份我国通胀压力将有所回落,CPI同比涨幅降至2.2%-2.5%,PPI同比预计转负。

国家统计局定于11月9日发布10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数据。针对这一重要经济指标发布,《证券日报》记者特此采访了多位首席经济学家,以获取对前瞻物价数据的专业见解。多数专家预测,相较于9月份,10月份我国的通胀压力将有所缓解,CPI同比涨幅预计介于2.2%至2.5%之间,而PPI同比则可能转为负增长。

CPI同比涨幅持续收窄

在预测CPI未来走势时,关键在于分析其主要驱动因素的价格动态。从CPI的构成来看,食品烟酒分项受猪肉和鲜菜价格波动的影响显著,而非食品烟酒分项则更多地受到原油价格及服务业价格的影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测,10月份CPI同比涨幅为2.3%,表明通胀压力相较于9月份有所减轻。在食品方面,受养殖户压栏惜售的影响,猪价环比上涨至11.88%。然而,随着秋季时令蔬果的大量上市,相关分项价格普遍出现环比下降。在非食品方面,国际能源价格较9月份有所回落,加之疫情影响出行和消费需求,导致非食品价格同比增幅继续下降至1.12%。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10月份蔬菜价格的大幅下跌将有效对冲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加之能源价格同比涨幅的回落,将共同推动CPI同比涨幅从9月份的2.8%下降至约2.5%。

太平洋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尤春野认为,未来猪价对CPI的拉动作用有限,因为当前猪价涨幅仍在可控范围内。同时,随着天气对鲜菜供应的影响减弱,预计10月份CPI同比涨幅将进一步下滑至2.2%左右。

王青进一步预测,11月和12月的CPI同比涨幅将继续收窄,国内通胀将保持整体稳定。这主要得益于当前商品和服务供应能力的提升、消费需求的相对疲软,以及国内货币政策在疫情以来始终坚持的稳健立场。

PPI同比或现负增长

在PPI方面,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10月份PPI同比延续回落趋势,主要受到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欧美滞胀风险上升、海外金融环境收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以及去年高基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明明预计,10月份PPI同比将下降至-1.2%左右,这主要是基数效应与国际能源价格企稳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环比略有回升。

王青认为,10月份PPI可能出现近22个月以来的首次同比负增长。除了国际因素外,国内方面,近期钢材、水泥、煤炭等产量快速增长,而基建投资提速与房地产投资下滑形成对冲,导致市场供需整体平稳。在价格方面,虽然波动参差不齐,但整体变化不大。受去年高基数的影响,10月份国内主导的主要工业原材料价格同比涨幅多数出现下滑。因此,PPI同比将从上月的0.9%下降至-1.0%左右。

王青强调,年底前PPI同比还将继续受到去年高基数的影响,同时在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压力增大。因此,PPI同比有可能继续处于负增长或基本持平的状态,这将为稳定物价大局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