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四大外资公募掌门人共话2024年A股投资机遇,认为中国市场蕴藏巨大增长潜力,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海外资金有望加大配置。他们分享了各自对中国市场机遇的看法,并探讨了外资公募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如何真正重视投资者回报。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龙年投资征程的启航,外资巨头对中国市场投资价值的看法备受瞩目。上海证券报记者特别邀请了摩根资产管理中国首席执行官王琼慧、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及富达基金总经理黄小薏、路博迈基金董事长刘颂以及施罗德基金总经理张兰,共同探讨他们眼中的2024年中国市场机遇。

四位外资公募掌门人一致认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市场的重要一环,蕴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从全球视角来看,A股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随着海外流动性压力的缓解,海外资金有望加大对中国核心资产的配置。站在当前时点,外资公募将积极发挥自身在产品设计、投资策略、风险控制及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与本土公募展开竞争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中国市场迎来长线布局窗口

在谈及2024年中国市场的机遇时,王琼慧表示,中国市场不容忽视,摩根资产管理预测中国权益资产未来10年至15年或将创造较高回报,位居全球主要市场前列。她指出,中国核心资产或已迎来配置良机,经济复苏和企业盈利回暖将成为主要驱动力。黄小薏则强调,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速度将为投资者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富达全球已有30多位基金经理来到中国调研,看到了中国一些行业和公司具备的韧性。

刘颂指出,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两大亮点是绿色金融和数字经济。他预计,这两大领域将在未来继续引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他还提到了中国经济正经历由人口红利驱动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将为各行业带来结构性的机会。张兰则表示,中国经济稳步复苏,支持政策逐步落实,A股估值开始呈现吸引力,特别是管理良好、拥有强大品牌的企业有望实现增长。

在具体行业方面,张兰看好符合长期结构性趋势的行业,包括新能源、科技和电动汽车等先进技术和制造领域,以及AI+相关硬件、服务和应用、大众消费相关行业。她还注意到了可再生能源潜在的周期性复苏。

外资公募的本土化探索

在谈到外资公募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时,王琼慧指出,外资公募基金公司的扩容是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体现。她表示,外资资管机构将为中国资管行业带来有益的影响,包括促进多元化、差异化的行业发展,提升中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能力,以及成为海外资金“引进来”的桥梁。黄小薏则认为,外资公募在中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全球经验与本土市场的融合本身就有意义。她表示,外资机构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引入更长期的投资视角和更多的长期资金。

刘颂以路博迈为例,强调了全球投资视野和经验在中国拓展业务中的优势。他表示,外资公募将引入更多的产品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并在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方面展现特色。张兰则表示,外资公募基金正加速进军中国市场,为中国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她指出,外资公募基金带来了国际化的投资理念和丰富的全球投资经验,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外资公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面临挑战。张兰提到,外资公募需要积极学习并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同时与本土基金公司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她表示,外资公募将充分利用自身全球经验和全面的投资专业知识来支持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

重视投资者回报的专业实践

在谈到如何真正做到重视投资者回报时,王琼慧表示,摩根资产管理将坚定地在市场低位逆向布局权益产品,提高基金投资者盈利的概率。她强调,要打造专业的投前、投中、投后服务体系,全流程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黄小薏则认为,基金公司应不断提升自身投研能力,做好人才培养和投资理念的传承,以推出能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健收益的产品。

刘颂指出,公募基金公司要真正重视投资者回报,必须坚持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加强研究能力和团队建设,并建立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他还提到了不断优化和改进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以及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和创新产品等方面的重要性。张兰则表示,基金公司除了重视投资收益外,更要注重持有人体验,包括把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投资人、形成完备的产品矩阵、完善风控措施以及减小净值曲线的波动性等方面。

她还强调了持之以恒地进行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投资者建立起价值投资理念。(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四位外资公募掌门人共话A股机遇

(原标题:四大外资公募掌门人共话2024年A股投资机遇)

(责任编辑: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