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强调严监管执法,力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AI导读:
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加大执法力度,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行为,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把好“入口关”、畅通“出口端”,加速构建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生态,形成对违法者的叠加打击效应,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月23日,中国证监会于春节后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传递出强烈信号:证监会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丰富惩戒手段,以严监管执法为主基调,明确下一步监管重点方向。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将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严审重罚。
首要任务是加大对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旨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上市公司若存在“说假话”“做假账”等行为,将严重干扰市场正常运行,阻碍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对此,证监会表示将坚决采取“零容忍”态度,以形成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良好氛围,这是保持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只有拥有更多高质量上市公司,投资者才会对市场发展更有信心,这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
预计在未来,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目标,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将持续升级,致力于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健康的投资环境。
其次,证监会强调把好资本市场的“入口关”、畅通“出口端”,加速构建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生态。正如古语所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资本市场亦需保持活力,需让更多优质企业进入市场,同时清除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在“入口关”方面,证监会已加强对企业上市全流程的监管执法,如近期对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首发上市过程中涉嫌欺诈发行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这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证监会查办的首例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的欺诈发行案件。在“出口端”方面,证监会正研究优化退市指标,设置更加精准、匹配的退市标准,加大对财务造假公司的出清力度。
最后,证监会明确表示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丰富惩戒手段,对违法者形成打击合力。近年来,证监会积极推动《证券法》修订,提高行政处罚幅度,建立集体诉讼制度,并推动《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提高证券犯罪的刑期,加大刑罚处罚力度。2月23日,证监会进一步表示,将综合运用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失信惩戒、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等行政措施,并结合集体诉讼、支持诉讼和刑事手段,对违法者形成叠加打击效应。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将继续采取严厉措施惩治违法行为,通过行政执法、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等立体惩处体系,形成叠加打击效力,进一步提升打击合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持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