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基金经理对A股市场反弹持乐观态度,分析指出三大因素促进A股修复,但后续存在变数。汪立建议关注政策兑现、宏观经济数据修复等变数,并强调高股息和科技等板块的持续性。

在市场左侧底部逐渐成为市场共识的当下,基金经理们对A股市场的反弹趋势普遍持乐观态度。开年以来的市场表现及其形成逻辑备受关注,长城基金基金经理汪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汪立指出,自年前至今,整体指数走势强劲,本轮市场上行的直接原因可归结为三大方面:A股微观流动性的大幅回暖、宏观经济政策预期的修正以及监管新表态与行动的转向。这三大因素分别从资金、盈利预期和风险偏好三个层面促进了A股的修复。但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大盘的八连阳主要是以超跌反弹为主。自2月6日反弹以来,各行业轮动普涨,反弹前后各行业涨跌幅总体强相关,跌得多的板块修复程度也大,这充分显示了超跌反弹的特征。

具体来看,市场的盈利预期受到宏观政策、两会政策预期的影响显著。五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25个基点,超出市场预期,有助于稳定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同时,A股微观流动性在底部得到了较大的资金支持,中央汇金加大对A股的增持力度,且增持对象覆盖大盘、中盘、小盘等不同风格,带动了市场从结构反弹到全面反弹。此外,市场风险偏好也显著修复,近期监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严打空头、调研证券营业部听取个人投资者建议、谴责量化机构做空、召开座谈会回应市场关切、严查IPO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与证券违法行为等,这些措施使市场感受到了监管的决心。

然而,在持续反弹一段时间后,后续A股市场是否存在变数?汪立认为,从大跌到八连阳,沪指反弹幅度高达13%,但这仅是修复超跌,回暖空间仍然存在,但后续继续上冲的动力可能会有所减弱,存在二次探底的风险,这主要取决于增量资金的持续性。他进一步分析指出,本轮反弹的基本面是慢变量,情绪是快变量。长期而言,A股表现仍然取决于基本面。当前正处在重要会议前夕,按过往经验,相关重要会议期间A股市场往往表现平稳。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基本面未获得足够修复的背景下,大盘反弹的力度越大,在遇到市场情绪调整后,可能市场后续调整的时间更长、幅度也会更大。

因此,汪立建议后续需要关注的变数包括国内政策兑现、宏观经济数据的2月修复情况、A股一季报上市公司盈利修复情况,以及海外美国总统选举、美联储降息进程预期调整等。他强调,二次探底风险并未解除,短期市场在政策与资金呵护下有望保持稳定,但不排除市场终极反弹以W型底部展现的可能性。

对于当前较为强势的高股息和科技等板块的持续性,汪立表示,过往市场对股票盈利增长的预测具有较强的信心,但在当下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资金选择短期稳定的高股息方向。在宏观政策强化市场对降息预期以及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调低等诸多因素推动下,高分红板块的投资性价比有所提升。他强调,市场修复仍在进程中,广义险资仍在增配,这是高股息板块能够维持稳定的核心力量。在两会阶段,高股息仍有表现的空间,在政策预期与资金加持的作用下,以国企为主的高股息资产值得关注。

长期来看,经济增长较好较快的时候,资金更愿意追逐成长带来的高风险高回报资产。因此,高股息板块的上涨能否具有持续性,需要观察宏观经济能否实现此前预期的倒V字型全年修复,并关注长期高股息配置的性价比。在科技赛道上,汪立认为科技成长板块有所回暖,原因在于超跌反弹以及海外美股科技板块的映射。往后看,如果市场二次筑底或磨底,资金对经济的预期见底,伴随着科技政策与国内产业发展的跟进,科技成长股从长期视角来看有望上升。但在此过程中,板块波动的幅度也会更大一些,关注重点仍然在科技制造上。在产业出海板块方面,要重点关注海外政策风险,如3月美国选举可能带来的出口产业限制、跨境电商加税等。因此,建议短期关注安全性较高的超跌板块,中期关注一季报公司业绩情况,长期关注产业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在C端的商用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