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克赛斯IPO必要性遭质疑,不差钱却募资4.55亿
AI导读:
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拟募资4.55亿元。然而,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货币资金充裕,资产负债率极低,且热衷于现金分红,因此其IPO必要性受到质疑。
6月29日,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克赛斯”)更新了招股说明书,其IPO审核状态显示为“已问询”,由海通证券担任保荐机构。自2023年2月23日深交所受理该公司的IPO申请以来,已历时一年零四个多月。
赛克赛斯作为专注于植介入生物材料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止血及手术防粘连类、组织封合及保护类、介入栓塞类、组织工程类等生物材料领域拥有先进技术。招股书显示,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拟募资4.55亿元,其中3.05亿元用于生物医药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1.5亿元作为发展储备资金。
然而,尽管赛克赛斯提出了高达4.55亿元的募资需求,其财务状况却显示出“不差钱”的特点。首先,公司货币资金充裕,报告期三年(2021年至2023年)年末货币资金分别为3.46亿元、4.21亿元和0.93亿元,加上2023年末的交易性金融资产3.91亿元,总额达4.84亿元,足以覆盖募资项目需求。其次,公司资产负债率极低,报告期三年分别为12.93%、10.64%、8.58%,且逐年下降,完全没有必要通过IPO募资。再者,公司热衷于现金分红,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1.86亿元,分红比例高达40%以上,多数资金流向了实控人邹方明的口袋。
赛克赛斯IPO的必要性因此受到质疑,特别是其中1.5亿元用于发展储备资金的募投项目显得“莫须有”。对于规范发展的企业而言,应从当年利润中提取企业发展基金,而赛克赛斯显然无需从募资中额外提取。此举难免让人产生“圈钱”的疑虑,而IPO环节的圈钱行为正是证监会明确禁止的。
此外,赛克赛斯的实控人邹方明对现金有着浓厚兴趣,并持有美国境外永久居留权,这进一步加深了投资者对其IPO后可能套现的担忧。在邹方明控制着公司90.94%股份的情况下,一旦赛克赛斯IPO上市,股市是否会成为其套现的工具?这一顾虑如何消除?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