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药品质量引关注,政策需平衡成本与选择
AI导读:
集采政策实施六年来逐步常态化、制度化,但近期遭遇专业医生对集采药品质量的质疑。文章探讨了集采政策的初衷、成效、问题及解决方案,强调需平衡成本与选择,实现改革效果最大化。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集采)政策,自实施六年来,逐步走向常态化、制度化,然而近期却遭遇了一些专业医生的质疑和批评。从“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能否安全服用”的疑问,到上海、北京两会期间多位医生提交的关于集采药品质量参差不齐、药效不稳定的提案,集采药品的质量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面对这些质疑,我们不禁要问,集采这一政策难道真的“不受欢迎”吗?为何又能推行这么多年?其实,集采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以量换价,挤压药价中的水分,特别是中间流通环节产生的成本,这些成本往往被代理商获取,并流向灰色地带,既损害了群众利益,也不利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集采通过集中和带量两个关键操作,跳过中间环节,确保企业一次中标即可在全国大批医院实现规模化销售。这一“国家团购”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前九批集采平均降价超过50%,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以及少数专利到期的原研药。集采不仅降低了患者负担,更让许多曾经高价难求的药品变得触手可及。
然而,随着集采的深入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公众对集采药品的质量表示担忧,担心价格降低会影响药品的疗效,买不到原研药,以及产业发展难以为继。这些担忧反映了公众对集采政策的期待和关切。
针对这些质疑和担忧,国家医保局积极回应,表示将认真听取专家意见,有效回应社会监督,并欢迎广大医务人员当好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的吹哨人。这一回应体现了国家医保局对集采问题的重视和开放态度。
为了打破“不可能三角”,即患者、医生、企业、医保部门在药品价格、质量和产业发展上的利益平衡难题,需要各方开诚布公、理性务实地展开对话、寻找对策。解决公众对集采药品特别是仿制药的信任度问题是重中之重。这需要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开诚布公,并通过强有力的事实案例和持续细致的沟通来建立信心。
事实上,集采工作开展之初就将保障中选药品质量纳入考虑范围。一致性评价工作为仿制药质量划定了一条合格基准线。如今,随着集采推进,公众需要相关部门对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生物等效性给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业界也在呼唤更高要求的行业标准。医保部门等已有很多声音表示,“一致性评价”不应变成“一次性评价”,而应持续落实并拿出实打实的、公众易于理解的数据和案例。
此外,医药企业也需要信心。公众对药品的信心部分来自于药企本身的信心。过去一些药企因虚高药价获得的利润并未用于提升药品质量或研发创新药,但这并不意味着药企创新发展不需要更多回报。许多药企刚刚度过医疗领域的寒冬,他们尤其需要政策支持,以更强的信心研发生产更高质量的创新药和仿制药。
最终,集采政策要解决两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成本和选择。成本问题涉及药物研发、医院运行、医疗服务供给等各个环节。在压缩成本的同时,不能脱离价值规律。一味强调“低成本”同样可能带来问题。选择问题则涉及创新药、原研药、仿制药的供应和患者的用药选择空间。提供更多的选择本身也是一件“降本增效”的事情,能让好政策走稳走远。
从许多角度看,集采都是一个观察改革的特殊样本。它背后涉及庞大复杂的体系和多元的利益主体。因此,更需要突出系统集成,通过整体谋划、协同推进和优化组合,实现改革效果的最大化。坚持初衷、尊重规律、保持精进,相信集采一定能为更多病患带来福音。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