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企业并购案例增多,产业协同成主要动力
AI导读:
随着监管层严把上市关,部分IPO企业转向被并购之路。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收购IPO企业控股权的案例增多,主要基于产业协同目的。然而,并购之路并非坦途,受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随着监管层对上市审核日益严格,部分原本试图冲击IPO的企业转而选择了被并购的道路。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6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发布收购IPO企业控股权的公告,这一数字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且年内此类案例有望进一步增加。
在IPO市场收紧的大背景下,并购重组政策暖风频吹。券商投行人士指出,一些IPO企业因市场环境变化而流向并购标的市场,这些企业中不乏优质资产,对上市公司具有吸引力。并购案例增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以永达股份收购江苏金源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为例,金源装备曾三次冲击IPO均未成功,最终选择被上市公司并购。同样,今年以来已有多起IPO企业控股权被收购的案例,包括港股上市公司对中国环球租赁有限公司宣布收购青鸟软通51%股权等。
并购案例中,上市公司收购IPO企业股权主要基于产业协同的目的,通过并购重组增强产业链服务能力,拓展产品品类,深化业务领域布局。例如,永达股份认为收购金源装备有助于其从大型专用设备金属结构件供应商升级为大型高端装备结构件和锻件的一体化龙头供应商。
此外,也有上市公司选择仅收购IPO企业少数股权,通过参股方式进行合作。赛微电子增持武汉光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72%的股权,旨在促进各方整合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然而,IPO企业通过被收购方式间接触及资本市场的道路并非坦途。今年以来,已有两家IPO企业在被上市公司“相中”后,不到三个月又宣告“分手”。并购重组不仅取决于买卖双方的博弈,还受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图片:相关上市公司并购公告截图)(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