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资环集团启动手机安全回收示范项目,通过“芯碎无忧”平台提供便捷回收服务,解决废旧手机回收利用和信息安全问题,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

1月18日,中国资环集团的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在天津、汕头两地正式启动试运行。该项目通过“芯碎无忧”平台(小程序)及电话服务热线,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废旧手机回收服务。消费者既可选择上门现场破损服务,也可选择邮寄保密回收,整个过程实现了可视化、可追踪、可溯源。手机回收到基地后,将在保密车间进行拆解,电池、屏幕等部件将被分离,并进行整机破损销毁。同时,拆解过程中还可以提炼出稀贵金属。

作为循环经济领域的“国家队”,中国资环集团作为国内首家专注资源循环利用的央企,推出的“芯碎无忧”平台有效解决了人们对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的担忧,消除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废旧手机的安全回收处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手机数量高达6亿至7亿部,但回收处理量仅为2亿至3亿部。随着手机更新周期的缩短,报废量持续增大。预计到“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将达到60亿部,潜藏价值超过6000亿元。然而,现实情况是,约54.2%的废旧手机被消费者闲置留存,仅有约5%能够进入专业的废旧手机回收平台或以旧换新渠道。

废旧手机蕴含丰富的稀贵金属,被誉为“金属宝库”。然而,大量废旧手机被闲置留存,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废旧手机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信息安全已成为影响人们处置废旧手机的主要因素。消费者担心个人隐私泄露,因此宁愿将手机闲置在家,也不愿出售或回收。

为解决这一问题,专业人士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知名度高、服务流程完善的平台进行废旧手机回收。中国资环集团的“芯碎无忧”平台正是这样一个正规平台,其可视化、可追踪、可溯源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保障。该平台的试运行将有助于实现废旧手机的高质量回收、交易、安全处置和再生利用,减少电子垃圾,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针对废旧手机回收环节中涉及的隐私信息销毁问题,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健全全国性的法律规范,明确回收涉及个人隐私电子产品的经营者的责任。经营者应当面清理用户个人信息,维护客户隐私权,并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客户相关信息。同时,还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数据清理效果达到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

此外,废旧手机回收还需突出生产者责任。手机生产商(包括连带的销售商)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和回收利用的先天优势。当废旧手机回收直达生产者时,可以省去众多中间环节,降低消费者顾虑。因此,应鼓励手机生产商积极参与废旧手机回收工作,提高回收利用率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废旧手机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