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信部等部门发布首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涵盖15项关键工业产品,旨在为企业提供低碳转型支撑。我国正加速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碳足迹计算准确、可追溯且受监督,以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

从原料开采到废弃,一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被称为碳足迹,这已成为衡量产品环保性的重要指标。近日,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覆盖了钢铁、水泥、锂离子电池、手机等15项关键工业产品,旨在为企业提供低碳转型的支撑,并增强其在绿色低碳领域的竞争力。据业内人士透露,即将开展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也将遵循这些标准。

当前,光伏、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正面临海外市场对产品碳足迹的严格要求,亟需跨越绿色贸易壁垒。一个统一且被广泛认可的产品碳足迹,已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绿色“通行证”。我国正加速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力求确保产品碳足迹的计算准确、可追溯且受到监督。

碳足迹管理体系框架逐步成型

1月16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推出了首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共包含15项标准,涉及钢铁、铁合金、乙烯、阴极铜、铅锭、锌锭、工业硅、水泥、石灰、平板玻璃、陶瓷、锂离子电池、手机等产品,为企业和机构提供了统一的核算规范。此外,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也公布了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涉及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的10类重点产品。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参与试点的机构之一,其专家表示,即将开展的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将采用工信部推荐的标准。同时,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步伐正在加快,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已联合发布了《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并上线了第一版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指出,这些政策涵盖了从核算标准、数据库到试点实施的全链条布局,标志着我国碳足迹管理的基础框架已初步构建。根据《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部署,到2027年,我国将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并出台约100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包括两大基石和三项制度。两大基石分别是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和碳足迹因子数据库,三项制度则是指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制度以及碳足迹信息披露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将确保产品碳足迹的准确计算、促进减排以及实现信息的透明化。

内外压力驱动绿色竞争力提升

光伏企业在海外市场对产品碳足迹的要求下受到了显著影响。法国和韩国均按照各自的标准对进口光伏组件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核算,导致中国产品在这些市场上竞争力下降。同时,商务部外贸司正在就《光伏组件出口产品低碳评价要求(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以开展国际对标。

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企业也面临着类似的压力。欧盟的《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要求从2025年2月起,向欧盟出口的动力电池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此外,法国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新规也依据车辆碳足迹进行环境评分。欧盟、英国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以及美国正在酝酿的《清洁竞争法案》也将对相关供应链产生影响。

出口导向型行业和具有绿色属性的行业面临着更强的碳足迹核算与认证驱动力。企业在选择核算产品碳足迹的参考标准时,应明确核算目的,并密切关注相关标准的最新动态和修订情况,以确保其碳足迹核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公布的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包括光伏产品、锂电池、钢铁、水泥、电解铝、纺织品、电子电器等,试点区域则突出集群特色,如锂电池产业聚集的宁德、常州等地。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的专家表示,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认证的驱动力来自政策法规推动、市场准入要求以及行业企业自身的发展趋势。未来,行业主管部门将探索开展重点行业和细分领域的产品碳足迹分级评定和管理工作,推动企业挖掘减碳潜力、优化供应链管理。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准确的碳足迹核算和清晰的标识体系将帮助企业识别减排机会、优化生产流程并提升产品的绿色竞争力。

在产品碳足迹核算过程中,企业需要全面梳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以发现潜在的节能降碳空间,并有针对性地优化生产工艺、改进设备设施。重点行业企业正在积极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和标识认证工作。

锂电池生产企业欣旺达设立了专项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推动大湾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并将减少产品碳足迹列为公司核心战略之一。中国铝业已开展了8种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和认证,并正在构建适用于国内铝行业的碳足迹数据库。

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如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也在积极推进国际机构碳足迹认证工作。企业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展减少产品碳足迹的工作,包括建立健全碳管理体系、加强数据收集与核算、优化生产运营环节以及推动供应链碳足迹管理等。

未来,碳足迹管理将不仅限于出口企业。目前,关注产品碳足迹的以外向型企业为主,但众多中小企业也开始受到低碳转型趋势的影响,纷纷关注产品碳足迹。减少产品碳足迹已成为企业打开市场、赢得客户信任的敲门砖。

根据《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应用场景将不断丰富。政府将鼓励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和推广应用力度,并在消费领域有序推进产品碳标识的推广应用,引导商场和电商平台展示产品碳标识,鼓励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

(图片及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