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运第七天,跨区域人员流动累计超10亿人次,公路出行占比近八成。交通运输部建立高速公路充电繁忙服务区调度保障机制,广泛应用快充设施,并建设超充电站,引入移动充电机器人,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今天(20日)是2025年春运的第七天,根据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自1月14日春运拉开帷幕以来,截至1月19日,全国范围内跨区域的人员流动总量已累计突破10亿人次大关。

在此次春运期间,公路出行成为了民众的首选方式,占比接近八成。为应对这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交通运输部迅速响应,特别针对重大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激增的情况,建立了高速公路充电繁忙服务区调度保障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旨在最大限度地满足新能源汽车在长途出行中的充电需求,确保广大新能源车主能够安心、便捷地使用高速公路服务。

具体来看,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泛配置了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这些设施的高效运行,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了强有力的充电保障。此外,在浙江、江苏、广东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高的省份,还建设了600千瓦至800千瓦的超充电站,这些超充电站不仅充电速度快,而且分布广泛,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便利性。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湖南、新疆等省份(区)更是创新性地引入了移动充电机器人,将充电服务从传统的“人找桩”模式转变为“桩找人”模式。这一转变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充电效率,还提升了新能源车主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体验感。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