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三板市场近期持续展现其对相关企业的强大吸引力,2025年以来新增多家挂牌公司。北交所与新三板的一体化发展态势良好,后备上市力量充足。同时,专精特新企业在新增挂牌公司中占据主导地位,整体利润水平提高。多家企业瞄准北交所和港交所上市。

新三板市场近期持续展现其对相关企业的强大吸引力。截至1月19日的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新三板市场已经新增了14家挂牌公司。回溯至2024年全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350家,相较于2022年的270家和2023年的326家,新三板市场的扩容速度明显加快。

北交所与新三板的一体化发展态势良好,为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已有近20家新三板公司宣布启动了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工作,显示出北交所上市后备力量的充足。

在2024年新增的350家挂牌公司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数量达到了272家,占比高达77.7%。这些企业不仅在技术创新上有所建树,还在市场上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同时,挂牌企业的整体利润水平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多家大体量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这些企业的营收中位数为4.09亿元,净利润中位数为5145万元,其中净利润超过6000万元的企业占比超过40%,更有8家企业的净利润超过了2亿元。

杰理科技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净利润规模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一家专注于系统级芯片(SoC)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近年来业绩表现稳健。从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杰理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61亿元、22.67亿元、29.31亿元和14.3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43亿元、3.36亿元、6.23亿元和3.8亿元。目前,杰理科技正在申请北交所IPO,拟募资10.8亿元用于多个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实现盈利。在2024年新增的挂牌公司中,有3家企业暂未盈利,其中紫光国芯的净亏损额较大。2023年,紫光国芯营业收入为9.14亿元,同比下降60.5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99亿元。公司表示,受存储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公司堆叠大带宽产品在特定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消失等因素影响,公司的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

此外,还有多家企业的挂牌申请处于审核阶段。截至2025年1月10日,全国股转公司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有103家企业的挂牌申请处于在审状态,9家企业处于中止审核状态。

随着北交所市场改革效应的逐步显现,越来越多优质企业选择在新三板挂牌,并瞄准北交所上市。根据北交所上市规则,发行人申请公开发行并上市,应当是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因此,不少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后,便积极筹备上市工作。2024年12月,就有20家公司在北交所递交了IPO申请并获得受理。

除了北交所外,还有新三板企业瞄准了港交所。例如,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在2025年1月15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书。该公司是一家领先的国有综合文化旅游服务企业,业务涵盖策划及开展山水实景演出等多个领域。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