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出炉,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AI导读:
《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至13.5%。文章分析了我国物流成本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了创新物流规划、物流与产业协同、多式联运衔接、物流园区效益评价及物流成本统计核算等机制,以全方位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近期,我国发布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至202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目标将降低至约13.5%。物流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不仅连接着生产与消费、内贸与外贸,更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有效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对于增强地区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具有深远意义。
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的高低,通常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自2012年以来,我国这一比例已从18%显著下降至2023年的14.4%,尽管如此,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物流成本依然偏高。这既与我国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大运量远距离的基本运输格局相关,也反映了物流活动中存在的低效无效物流、衔接不畅及体制机制问题所带来的隐形成本。因此,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仍具有较大的空间。
具体而言,我国物流体系在多个方面面临挑战。物流与产业协同不足,对重大产业布局和内需消费的支撑引领能力有待加强。物流环节衔接不畅,跨领域、跨环节的整合不足,导致全链条运行成本偏高。运输结构不合理,铁路和水运占比偏低,多式联运发展滞后,增加了短驳成本。此外,物流园区运行效率不高,仓储周转率偏低,物流项目布局不合理,用地供给不足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将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物流全要素、全链条、全流程优化。通过创新物流规划引领发展机制、物流与产业协同机制、多式联运衔接机制、物流园区效益评价机制以及物流成本统计核算机制等措施,全方位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社会物流成本逐年降低。
例如,在创新物流规划引领发展机制方面,我国将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将现代物流业发展常态化列入各地发展规划体系。同时,定期开展物流领域相关政策系统性评估,优化政策一致性、协同性,制定领军物流企业培育等精准支持政策。
在创新物流与产业协同机制方面,我国将加强重大产业平台与物流枢纽布局的衔接和联动发展,积极培育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促进物流供需规模化对接,减少物流设施重复建设和闲置。
此外,我国还将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优化运输结构调整协同推进机制。同时,研究构建以提升物流强度、降低物流成本为导向的物流园区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引导适配的物流项目落地。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我国将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