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政策下回收难题待解
AI导读:
商务部等八部门发布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但家电、汽车等换新后面临回收难题。回收点难找、价格低,线上回收同样面临挑战。新能源汽车拆解需求激增,标准出台将保障消费者利益。
17日,商务部联合其他七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国家进一步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等部门也已出台相关政策,旨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
随着家电、汽车等产品的换新热潮,如何处理旧物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市民反映,目前小家电回收点难以寻找,即便找到,回收价格也相当低廉。以北京市为例,尽管2023年小旧家电回收网点约有160个,但2024年几乎没有增加,而领取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格的人数却超过了233万人。
线下回收面临困境,线上回收情况又如何呢?记者在某平台的“以旧换新”活动中尝试下单了一款热水器产品,虽然可以享受购新补贴,但旧机仅能抵扣十块钱。平台解释称,回收价格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工上门及拆机成本高,淘汰品的残值难以覆盖这些成本。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节能所研究员冯相昭指出,现行的回收体系未能跟上前端增长速度,行业内企业规模偏小、集中度不高,且旧物回收标准缺乏规范,导致回收价格无法统一。不过,好消息是,《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等四项国家标准已通过专家技术审查,未来将对各地和各网络平台回收提出具体要求,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
除了回收价格需要统一,主动上门服务的力度也亟待加强。在安徽等地,政府已开始要求以旧换新的商家提供全流程服务,确保农村地区全覆盖。消费者只需在网上下单预约时间,服务人员就会按时上门。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的数量激增,如何处理这些淘汰车辆也成为了新问题。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合计超过650万辆,其中不乏新能源汽车。目前,全国各地具备新能源汽车拆解资质的企业约有一千家,动力电池拆解资质企业有148家。然而,随着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规模预计将达到百万吨级别,甚至可能接近200万吨,如何高效拆解这些电池成为了新的挑战。
优湃能源再生能源运营中心机动车业务高级经理谢立中表示,新能源车的拆解过程对拆解电池的要求极高,需要较高的规范性操作,否则容易引起热失控,造成环境污染。为此,我国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进一步规范废旧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对产能、回收率、环保等指标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将撤销资质。同时,督促符合资质的企业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为了推动回收体系建设,解决“两新”背后的“循环”难题,国家去年成立了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该集团旨在加速资源行业整合,制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其业务范围涵盖了废塑料、废旧电池、废有色金属等板块,并计划向报废家电及电子产品等领域拓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