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聚焦: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科技创新与营商环境优化
AI导读: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普遍设定了乐观的经济增长目标,并聚焦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三大发展主线,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近期,随着地方两会的陆续召开,上海证券报记者深入梳理了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揭示了2025年经济发展的多项重点。除明确经济增长目标外,地方政府普遍将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作为三大核心发展主线。
经济增长目标普遍乐观
从湖南、广东、河北、福建、广西、黑龙江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多数省份设定的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均不低于5%。福建省更是提出5.0%至5.5%的增长区间,并强调在经济调整期,更要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创新驱动的强化。广东省预计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领跑全国,并计划2025年保持5%左右的增长。吉林省亦全力拼经济稳增长,设定了5.5%的增长目标。
扩大内需措施多样
为扩大内需,各省份纷纷出招,围绕增强消费能力、创新消费场景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举措。河北计划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两新”政策覆盖范围,促进大宗消费。吉林、湖北等地则提到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品牌消费、健康消费,并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和银发经济。同时,多地制定了2025年投资计划,通过重大项目建设拉动内需,如湖北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6万个,广西则统筹推进2200个以上重大项目。
科技创新成为新动力
科技创新被多地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浙江、北京等地明确提出要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的发展。浙江计划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北京则计划在2025年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20个未来产业,并加大“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推进力度。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各地纷纷部署重点任务,释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河南提出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纠正不公平做法,破除隐性壁垒。广东则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并深化广州、深圳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多地还因地制宜制定规范涉企执法的专项行动措施,如广东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机制,浙江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河南则加快推进跨部门监管,纠治小错重罚、多头处罚等问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