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联合宣布调整特专科技公司IPO市值门槛,商业化公司和未商业化公司分别降至40亿港元和80亿港元,同时优化SPAC并购交易规则,降低独立第三方投资要求。

近日,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联合宣布,对特专科技公司IPO的市值门槛进行了调整,将商业化公司的上市初始市值从60亿港元降低至40亿港元,未商业化公司则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该调整自2024年9月1日起生效,为期三年。

此外,本次《上市规则》的临时修订还涉及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并购交易,降低了独立第三方投资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调整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对估值的压制,同时体现了监管机构根据市场环境灵活调整政策,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特专科技公司IPO市值门槛降低

针对特专科技公司IPO的18C章,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近日联合宣布对《上市规则》进行临时修订,主要涉及特专科技公司的最低初始市值和SPAC并购交易的独立第三方投资要求。

其中,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时的最低初始市值下调尤为引人注目,商业化公司和未商业化公司的市值门槛分别降低了20亿港元。

自18C章推出以来,已有两家公司成功上市,分别是晶泰科技(02228.HK)和黑芝麻智能(02533.HK),上市时市值均超过100亿港元。目前,还有越疆机器人等公司已递表。

此次修订后,特专科技公司的市值标准已接近估值超过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的独角兽企业,为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经济公司提供了可行的上市途径。

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吴慧仪表示,香港交易所致力于不断优化上市架构,以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些修改将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清晰度,同时维护严格的监管标准。

香港证监会机构融资执行董事杜伟文表示,证监会全力支持这些修订,以保持香港作为创新和快速增长科技公司首选上市目的地的优势。这体现了上市监管机构在应对具有挑战性的市场环境时的敏捷性和响应能力,同时保持了市场质量。

优化SPAC并购交易规则

除了降低特专科技公司IPO的市值门槛外,香港《上市规则》还降低了SPAC并购交易的独立第三方投资要求。

具体而言,SPAC并购交易的独立第三方投资要求将修改为以下两者中的较低者:一是《主板上市规则》第18B.41条所载的SPAC并购目标议定价值的现行订明百分比,二是价值5亿港元。

自2022年初港交所引入SPAC机制以来,截至目前仅有5家SPAC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其中VISION DEAL(07827.HK)和AQUILA ACQ(07836.HK)曾公布SPAC并购对象,但至今尚未完成。

此前,发行人可通过与港交所预沟通的方式获得一定程度的豁免。而此次修改后,发行人可以更简单直接地依据发行规模及架构完成交易。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