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新政”一周年:四大IPO生态新变化显现
AI导读:
“827新政”实施一周年,四大IPO生态新变化显现:理性上市时代开启,全流程严监管成新常态,IPO融资普遍超募时代落幕,打新再度成为盈利良机。
8月26日,标志着“827新政”实施一周年的重要节点。回顾这一年来企业上市的趋势,四大IPO生态的新变革逐渐浮出水面,深刻影响着资本市场的格局。
变革一:理性上市时代正式到来
自“827新政”实施以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新上市企业总数为129家,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下降了69.43%,去年同期为422家。特别是在今年春节后,A股市场的上市速度明显放缓,从2月9日至今,新上市企业共计38家,月均约6家,而去年同期,月均新股数量为17家。据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当前月均上市不足10家的节奏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未来随着股市回暖和退市企业数量的增加,IPO上市节奏有望加快,但难以再现每年三四百家企业上市的高潮,每年200余家上市被视为更为合理的预期。
变革二:全流程严监管成为新常态
“827新政”实施以来,撤否企业数量高达459家,同比大幅增长131.82%,较去年同期的198家显著增加。这一变化背后,是IPO全流程严监管的深入实施和上市标准的提高。严监管的三大特征日益明显:一是现场检查比例大幅提升;二是IPO撤回后依然会进行检查,且撤否企业仍可能被视为欺诈发行;三是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或发现问题后,中介机构将面临延伸检查乃至立案调查。
变革三:IPO融资超募时代结束
从IPO实际募资情况来看,过去超募20%乃至50%以上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827新政”实施后,这一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超募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同时大量企业面临募资不足的问题。在2023年8月27日至2024年8月26日期间上市的129家企业中,有79家企业募资不足,占比超过六成;46家企业募资完成度不足80%,占比35.66%;10家企业实际募资规模不足预计募资半数;募资完成度最低的星宸科技,募资完成率仅为21.96%。
变革四:打新再度成为盈利良机
新股上市普遍大涨,使得打新成为稳赚不赔的买卖。“827新政”后,打新再度迎来盈利期。截至8月26日,自2023年11月以来新上市的95只新股中,93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均在17%以上;16只新股涨幅更是超过200%,其中百通能源、汇成真空的涨幅分别高达753.07%和752.95%,显示出新股市场的强劲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