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27新政”实施满周年,A股IPO市场发生极大变化,包括上市数量锐减、募资大幅下降、新增受理大幅减少、撤材料成终止主因、在审排队数量大幅下降等。

作为市场生态重塑的关键节点,“827新政”已实施满周年。这一年里,A股IPO市场经历了显著变革。

在上市方面,自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以来,共有128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总额938.4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9.69%和80.03%。这一数据直观反映了IPO节奏的收紧对市场的影响。

在IPO受理环节,新增受理企业135家,同比下滑74.67%,其中39家企业已终止IPO,占比高达28.89%。这一数据揭示了IPO市场的严峻形势。

IPO终止方面,一年来共有484家企业终止IPO进程,同比增长71.03%,其中479家企业因撤材料而终止,占比高达98.97%,同比增幅更是高达83.53%。这一数据凸显了IPO市场的撤退潮。

在审企业数量方面,目前仅有329家公司排队在审,同比减少57.82%,表明IPO在审队伍已大幅缩减。

辅导备案方面,一年来新增辅导备案703家,同比下降29.77%,显示出辅导备案市场的降温。

这一年里,影响IPO的重磅政策层出不穷。包括“827新政”提出的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一流投行“施工图”强调的全面强化监管执法、“315新政”的8项政策措施、首发现场检查新规要求的现场检查覆盖率提升、新“国九条”提出的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沪深交易所优化上市条件提高上市标准、北交所辅导指引的系统规范、科创板八条加强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以及国务院规范中介机构IPO服务规定征求意见等。

IPO上市:数量锐减,募资大幅下降

截至2023年8月27日,一年来共有128家公司发行上市,同比减少294家,降幅69.69%;募集资金总额938.44亿元,同比减少3760.41亿元,降幅高达80.03%。这一数据直观展示了IPO市场的低迷态势。

这一年里,40家券商参与了IPO保荐承销业务,其中海通证券保荐数量最多,达到12单。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也均有不俗表现。

受理:新增受理大幅减少

截至2023年8月27日,一年来新增IPO受理企业总计135家,同比减少398家,降幅达74.67%。其中,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各9家,深交所主板和创业板分别有7家、8家,北交所102家。在新增受理的135家IPO企业中,有39家已终止。

终止:撤材料成终止主因

自“827新政”以来,共有484家公司终止IPO,其中479家因撤材料而终止。因撤材料终止IPO项目的券商有64家,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券商撤否数量较多。

在审:排队数量大幅下降

受撤否高企、申报受理较低等因素影响,在审排队数量已降至较低水平。截至2023年8月26日,共有329家公司在审,同比减少451家,降幅达57.82%。其中,中信证券在审项目数量最多,达到34单。

此外,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一年来共新增辅导备案703家,同比减少293家,降幅为29.77%。

综上所述,“827新政”实施一年来,A股IPO市场经历了深刻变革。未来市场走势如何,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