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下周市场进入外部扰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A股市场短期回调基本结束,抢筹指标显示抢跑行为正在发生,春季攻势或将提前。中美关系迎来新起点,特朗普政策冲击显现,但短期表态多、落地少。美联储预计1月暂停降息,美国债务上限扰动有限。中国政策与股债汇市场将因时而动,建议继续坚持红利+主题的杠铃策略,强化出海方向。

下周,全球金融市场将迎来一系列重要事件,标志着外部扰动因素即将尘埃落定。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美联储议息会议的召开以及美国联邦债务可能触及上限,都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我们独创的交易损耗指标分析,A股市场的短期回调已接近尾声。同时,抢筹指标也捕捉到交易中的抢跑行为正在发生,并可能持续,预示着春季攻势或将提前到来。

在这一关键窗口期,市场对外部扰动因素落地及中国政策应对的预期趋于一致。我们针对股债汇市场进行了博弈推演,预计人民币汇率将在一季度保持稳定,债市则可能维持低位震荡,而股市的春季攻势或将提前启动。A股市场特征分析显示,交易损耗指标已表明短期回调基本结束,抢筹指标则显示抢跑行为在过去两周已有所体现。

节前仅剩6个交易日,市场进入关键阶段。中美关系迎来新起点,特朗普政策的冲击逐渐显现,但短期内表态多、实际落地少。我们预计中美双方将加强交流,市场预期保持稳定。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关税政策进展方面,我们认为,特朗普若兑现关税威胁,实际征收时间可能在今年3-4月,全球关税或每个月加征2%左右,对华关税每个月或加征5%-10%,两到三个季度内达到最终税率。

此外,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预计将暂停降息,美国债务上限带来的扰动预计有限。美国总体CPI同比读数均值为2.7%,预示着本月末发布的PCE平减指数表现可能温和,降息预期有所恢复。我们预计美联储将在1月会议暂停降息,3月给出进一步降息指引。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即将再次触及法定上限,将推高市场避险情绪,但潜在风险可控。

中国政策与股债汇市场将因时而动。为对冲潜在外部压力和较弱内需,逆周期调节和稳市场政策值得期待。货币政策最为灵活,后续择机加力值得期待;财政政策细节将在“两会”公布,3月前加码空间主要是加快政府债券发行;在“稳住股市楼市”的政策强定调下,地产“小阳春”预计持续,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时储备政策也会适时推出。

市场走势推演显示,汇率稳定,债市震荡,股市春季攻势徐徐展开。央行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并发行离岸票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预计人民币汇率一季度基本稳定。债市方面,春节前流动性偏紧,央行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有意防止利率过快下行,预计短期内债市面临震荡调整。股市方面,春季攻势的基础是市场震荡下行,成交量萎缩使卖盘适度枯竭,交易损耗指标已到达历史分位水平,短期回调已到位。

抢跑行为已经发生,春季攻势或将提前。对事件推演的预期相对一致,抢跑成为投资者的最优解。部分资金选择买入相对低位的资产,出现“1.0抢跑”,上证指数本周上涨4.4%;考虑到下周是春节假期前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为落实春节后的部署思路或将在下一周实现“2.0抢跑”,并选择持股过节。抢筹指标显示,抢跑行为在过去两周已发生,A股全市场集合竞价成交额全天占比达到较高分位数水平,资金对中小盘股的“抢筹”现象更加明显。此外,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显示,活跃私募仓位水平增加,体现出对春季行情的乐观态度。

最后,春季攻势徐徐展开,建议继续坚持红利+主题的杠铃策略,但在主题中强化出海方向。2025年1月配置思路为红利+主题的杠铃策略,红利更偏向垄断型红利和消费型红利,主题围绕机器人、端侧AI和新零售三大方向轮动。考虑到1月几大主题方向的交易缩圈加快,叠加市场进入业绩预告和海外扰动落地的关键窗口阶段,配置思路上依然选择阻力最小的杠铃策略,但主题端逐渐向出海方向强化。行业领域建议关注机械、电子、汽车、家电、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化工、纺织服装、跨境电商、建筑建材等。

风险因素包括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加剧;国内政策力度、实施效果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俄乌、中东地区冲突进一步升级;我国房地产库存消化不及预期。

市场走势图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