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1月17日,15家券商披露了2024年业绩快报,其中12家券商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正增长。受益于“9·24”行情,四季度券商业绩明显改善,预计2024年及2025年市场回暖背景下,券商自营业务率先修复,经纪、信用、资管业务增长可期。

【导读】“9·24”行情助力券商业绩强势回暖,行业拐点已然显现。

截至今年1月17日,已有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15家券商发布了2024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其中12家券商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了正增长。与2024年前三季度相比,得益于“9·24”行情的推动,第四季度券商的业绩表现有了显著改善。

国泰君安非银研究团队预测,43家上市券商在2024年经过调整后的营业收入将达到4383.75亿元,同比增长7.18%;归母净利润为1466.30亿元,同比增长14.03%。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度在股票市场的提振下,这些券商的业绩环比和同比均有了显著提升。

“9·24”行情:券商业绩回暖的关键驱动力

从已公布的券商业绩来看,中信证券凭借637.89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1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稳居行业榜首。招商证券尽管归母净利润仅为中信证券的一半,但其同比增幅却远超后者,达到了18%。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证券在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98%的情况下,全年营业收入却实现了5%的同比增长。

与头部券商的稳健表现相比,中小券商的业绩弹性更为显著。例如,国盛证券的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7.45%,但其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增长超过51%。国盛证券的上市主体国盛金控表示,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债市的持续活跃,公司债券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同时,公司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成本管控的强化,以及子公司战略转型的深入推进,也共同推动了本期业绩的显著提升。

网信证券(现更名为麦高证券)在被指南针收购后的第二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35.62%,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了惊人的1095%。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达到2.32亿元,同比增长162.93%;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也实现了零的突破;利息净收入为0.76亿元,同比增长122.91%;自营业务收入为1.41亿元,同比增长74.07%。

自营投资:券商业绩高增长的主要推手

在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整体承压的大背景下,自营业务成为了券商实现盈利的关键因素。国元证券预计2024年度将实现营业收入78.39亿元,同比增长23.34%;实现归母净利润22.85亿元,同比增长22.33%。这一业绩的增长主要源于自营投资规模的扩大、增配固收和高股息产品,以及证券市场转暖带来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增加。

东兴证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在14.5亿元至1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76.89%至107.38%。这一业绩的显著增长主要归因于公司投资业绩的大幅提升。

山西证券非银分析师孙田田指出,自营业务已成为券商盈利的关键因素。在2024年固收牛市行情的推动下,上市券商业绩预期较为乐观。

根据哈投股份全资子公司江海证券披露的2024年度未经审计财报显示,江海证券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2.53亿元,同比增长56.43%;净利润为3.35亿元,同比增长72.68%。在两融、资管业务大幅下滑,经纪、投行业务表现平稳的情况下,江海证券的净利润主要来源于自营业务。自营业务收入为8.7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36.12%。

东北证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35.07%,主要得益于公司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长。

国投证券的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1.9%,但净利润却大增32.85%。这一业绩的显著提升也主要归因于自营业务的强劲表现。2024年,国投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为29.8亿元,同比增长143.09%。

证券行业:业绩拐点已现,未来可期

平安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王维逸认为,证券行业业绩拐点已经显现,2024年净利润有望实现正增长。他预计,在市场回暖的背景下,2024年及2025年券商自营业务将率先修复,经纪、信用、资管业务增长可期。在中性假设下,他预计2024年和2025年证券行业净利润将同比分别增长10%和16%。

甬兴证券研究团队则展望2025年,认为在逆周期政策加码和流动性进一步宽松的预期下,资本市场有望保持活跃。中长线资金的引入将进一步推动市场机构化、产品化,券商泛财富管理业务或迎来新的契机,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他们预计2025年券商板块业绩将同比增长10.3%。

对于券商板块的估值和业绩表现,国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舒思勤表示,短期来看,券商板块在短期震荡后有望修复弹性;中长期来看,他看好券商板块估值和业绩的双提升。他预计,2025年券商基本面将在低基数下实现反转。分业务来看,经纪业务将受益于2024年9月底以来交易量的放大;自营业务则将受益于权益市场的反弹。同时,并购重组有望为投行业务贡献增量。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