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张江科学城第44家科创板IPO企业。公司专注于新药开发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服务能力,加速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科创板日报》9月3日讯(记者 张洋洋)9月3日上午,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诺思”)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开盘价为30.55元,涨幅高达60.28%。至此,张江科学城已成功孕育出第44家科创板IPO企业。

益诺思自2010年在浦东张江科学城成立以来,已走过14载春秋,见证了中国CRO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亲历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作为张江地区产业发展的缩影,益诺思的成长历程与张江科学城的科技创新氛围息息相关。

如今的张江地区已成为科技创新的热土,在半导体、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主导产业中,孕育了众多科创板上市公司和科创独角兽。这里不仅汇聚了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还吸引了君实生物、三生国健等国内医疗健康领域的佼佼者。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科技创新创业的故事层出不穷。

 ▍明星CRO企业成功上市

益诺思总部位于张江科学城内,专注于为国内新药开发提供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外包服务(CRO),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三。近年来,随着实验猴市场的火爆,益诺思所在的赛道备受瞩目,公司也因此跻身明星CRO行列。

截至2023年底,益诺思已累计为国内外770余家制药公司、新药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提供服务,完成13700余项临床及非临床评价专题研究,助力超100个国际、国内首个创新药的研究。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恒瑞医药、礼新医药、石药集团等知名企业,其中恒瑞医药为第一大客户。

在业绩方面,益诺思近年来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82亿元、8.63亿元、10.38亿元和2.9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452.01万元、1.18亿元、1.82亿元和5687.9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益诺思的国有控股股东成为其特色之一。招股书显示,自2020年以来,公司先后进行了一次股权转让和三次增资,并引入了国家先进制造基金、张江生药基地等国有资本的加持。目前,国药集团合计持有益诺思44.225%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此外,益诺思的13位股东中,有7位属于国有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超过70%。这些国有股东的支持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投资超10亿元的创新转化中心项目

益诺思的成长与张江这片土地密不可分。2010年,经上海医工院批准,益诺思前身“益诺思有限公司”由上海医工院、张江集团等共同出资设立。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CRO企业之一。

本次益诺思IPO拟募集资金16.02亿元,其中10.45亿元将用于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项目的建设。该项目位于张江科学城南部,是浦东新区2023年重大科技产业项目之一。项目总用地面积24.66亩,建筑面积7.7万余平方米,总投资额高达10.45亿元。

据悉,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项目已于去年7月29日正式开工,预计将于202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国药益诺思从非临床到临床药物评价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增强业务承接能力,确保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同时,该项目的建成还将加速壮大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高地,持续提升上海“创新药”硬核产业的能级。此外,该项目还将赋能我国创新药物研究产业发展,助推我国创新药物进入国际市场。

作为今年以来首家在科创板完成IPO的医药企业,益诺思的上市无疑为当前处于调整期的CRO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然而,面对全球创新药市场持续低迷和国内创新药寒冬未过的现状,以及外资药企对供应商选择受到地缘关系的影响,益诺思未来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表示,未来CRO市场的增长点整体挑战较大,能否扭转局势还需看创新药市场的复苏程度,尤其是国内创新药市场的复苏。

截至发稿时,益诺思股价报27.04元/股,涨幅41.87%,总市值达到38.12亿元。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图片1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