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旨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人才交流轮岗,确保每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资源。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该纲要特别强调,要推动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

首先,将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力求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这一举措旨在打破地域限制,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其次,规划鼓励学校优秀领导人员和骨干教师进行区域内的统筹调配与交流轮岗,以促进教育经验的共享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将有序推进小班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

此外,规划还着重提升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确保乡村小规模学校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对于农业转移人口的随迁子女,将推动其享有与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关爱体系和工作机制,同时健全控辍保学的常态化机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在乡村振兴方面,规划提出要持续做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通过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将深入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有序推进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构建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图片及链接信息保持不变,未在此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