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2024年度地区生产总值的揭晓,广东省再次稳固了其“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尽管与江苏省的GDP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两省在多项经济指标上各有千秋,但广东总体上保持了领先地位。同时,江苏省内地区发展更为平衡,呈现出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2024年度地区生产总值的揭晓,广东省再次稳固了其“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尽管与江苏省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1月19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南京开幕,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量位居全国首位。而在此之前,广东省已在1月15日开幕的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预计,其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

尽管山东省尚未公布其2024年的GDP数据,但鉴于2023年与广东的巨大差距,暂时无法对粤、苏两省构成挑战。因此,广东省已锁定2024年GDP第一名的位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在GDP增量上取得了全国第一的成绩,这使得广东的优势在逐渐缩小。2024年上半年,两省之间的GDP差距一度缩小到2000亿元以内,创下近5年来的最小值,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即将易主的推测。不过,到了三季度末,两者的差距再次扩大。

广东自1989年GDP总量超越江苏后,已连续36年位居全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尽管两省之间的差距在历史上有过波动,但广东总体上保持了领先地位。在经济总量的背后,两省在多项细分指标上的比较也各有千秋。江苏省在2024年取得了多个“第一”,包括新增本外币贷款、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以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等。而广东省则在经营主体数量、进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研发经费支出以及科技集群创新指数等方面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除了上述对比外,广东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资金总量、国内税收收入、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以及A股上市公司数量等方面也显著超过江苏。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广东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江苏省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即省内地区发展更为平衡。相比之下,广东省内部分地级市的人均GDP较低,与西部地区相当。而江苏省内的13个地市则呈现出更为均衡的发展态势。

相关专家分析称,粤苏两省经济发展呈现两种不同的模式:广东是“极点带动”模式,以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市县发展;而江苏则是“均衡梯度”模式,各地市之间呈现明显的经济总量梯次排列特征。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双方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