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消费走势平稳。未来,宏观政策需发力促消费,2025年社零增速有望提速,高科技消费品及适应老龄化社会的产品将展现巨大消费潜力。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895亿元,实现了3.5%的年度增长。这一数据揭示了我国消费市场在复杂国内外环境下的稳健表现。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全年市场销售保持增长态势,网上零售尤为活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增速较三季度加快了1.1个百分点。这一增长部分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其中,家用电器、音像器材、家具、汽车及建筑装潢材料等商品类别的零售额合计拉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个百分点。

针对2024年我国消费的整体表现、未来发力方向以及2025年消费需求的预判表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

消费走势平稳,政策效应显现

苏剑教授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实现3.5%的同比增长,显示出消费走势的平稳。尤其是四季度,一系列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推动了消费增速的上行,也提振了消费增长的信心。

针对一线城市消费走弱而乡村消费市场亮眼的现象,苏剑教授分析指出,这主要是由于收入预期的影响不同。城镇居民的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较大,而这部分收入增速的下滑对消费增速产生了明显影响。相比之下,农村居民对经营性收入较为敏感,且在经济压力下,非刚需消费在一线城市更容易收缩,从而导致了消费表现的差异。

宏观政策需发力,促消费措施待加强

对于如何恢复家庭消费支出水平,苏剑教授认为,宏观政策层面应通过“稳就业、稳收入”来从根本上推动消费增长,并完善保障体系,减少居民未来消费成本,增加当期消费。

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的目标,苏剑教授建议,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直接对居民消费给予补贴等方式来提振居民消费欲望。同时,完善医保、社保等保障体系也是减少居民消费后顾之忧的关键。

2025年社零增速有望提速

展望未来,苏剑教授表示,扩内需是稳增长的前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已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来提振消费。在未来的消费市场上,高科技消费品以及适应老龄化社会、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的产品将展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苏剑教授预判,随着促消费政策力度的进一步加码,2025年我国社零增速存在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这将有助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