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2024年业绩回暖,行业转型阵痛中前行
AI导读:
2024年私募基金行业经历跌宕起伏,从业绩损失惨重、募资艰难到峰回路转,行业整体在挑战和机遇中前行。年末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19.91万亿元,年度收益均值为11.19%。行业正经历从量到质的转型,新备案基金数量大幅下滑,但募资显著回暖,明星私募业绩亮眼。
2024年,私募基金行业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旅程,从年初的业绩重挫与募资困境,到年末的业绩回暖与行业整合,私募行业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中坚韧前行。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2024年度最后一期月报,数据显示,截至12月末,私募基金的管理总规模达到19.91万亿元,管理基金数量14.42万只,管理人数量缩减至20289家。与2023年底相比,无论是规模、基金数量还是管理人数量均有所减少,这标志着私募行业正逐步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在备受瞩目的私募年度业绩方面,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有业绩记录的11107只私募证券产品中,年度收益均值为11.19%,其中8471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76.27%。这一成绩无疑为私募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行业转型阵痛,新备案基金大幅下滑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环境的震荡,私募行业正经历从快速扩张到合规发展的转型阵痛。截至2024年12月末,私募基金的管理总规模、基金数量以及管理人数量均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其中,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的数量和管理规模下滑尤为明显,成为行业总规模缩水的主要原因。
回顾全年,私募基金总规模自2024年4月跌破20万亿元大关后,一直在19万亿元上方震荡,即便在9月底的市场大涨行情中,也未能重回20万亿元大关。此外,全年共有150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销,显示出监管部门对伪、乱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高管的“零容忍”态度。
在募资方面,2024年私募证券基金的新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大幅下滑。全年新备案证券私募数量仅为6386只,较2023年的16567只减少了61%;新备案规模也缩水至1431.37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了50%。然而,在年末的12月份,新备案证券私募数量达到763只,新备案规模达到211.14亿元,创下年内新高,显示出行业募资显著回暖的迹象。
业绩峰回路转,年度收益亮眼
尽管私募行业整体陷入调整期,募资艰难,但私募基金的业绩却在年末实现了峰回路转。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底,有业绩记录的私募证券产品中,年度收益均值达到11.19%,其中超过七成的产品实现正收益。
从全年表现来看,私募基金的投资业绩可谓一波三折。在2024年前八个月,私募基金业绩一度遭遇巨大考验,即便是百亿私募也倍感压力。然而,在年末的几个月里,随着市场行情的回暖,私募基金的业绩也迎来了显著反弹。
从各策略表现来看,期货及衍生品策略领跑2024年五大策略收益榜,收益均值为12.17%;紧随其后的是股票策略,收益均值为11.30%。此外,多资产策略、组合基金以及债券策略也均实现了正收益。其中,债券策略虽然收益均值在五大策略中垫底,但其整体表现出色,有业绩记录的债券策略产品中,超过八成实现正收益。
在明星私募方面,不少机构业绩亮眼。东方港湾基金掌舵人但斌旗下的70多只产品平均业绩高达60%,在百亿私募中排名榜首。此外,龙旗、进化论、阿巴马等旗下部分产品业绩也超过40%,宽德、黑翼、世纪前沿、鸣石、睿璞等一批私募旗下部分产品业绩超30%,量化私募中的量派、明汯、凡二、衍复等旗下部分产品业绩也超过20%。
展望2025年,市场普遍认为,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和波动,市场本身的价值已经恢复很多。同时,随着一系列基础性的制度安排逐步落地,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将加快。在此背景下,高股息、消费(特别是服务型消费)、出海以及AI等领域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叙事在资本市场上映射的重要部分。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原标题:私募基金2024年业绩回暖,行业转型阵痛中前行)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