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独资医院落地,推动“金融+医疗”新融合
AI导读:
随着医疗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外商独资医院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落地天津,标志着医疗市场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也为“金融+医疗”融合场景带来新机遇。然而,金融机构仍面临诸多挑战,需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满足外商独资医院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随着国家对医疗领域有序扩大开放的步伐加快,外商独资医院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24年年末,国家卫生健康委、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了《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医疗领域开放进入新阶段,试点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旨在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资源,进一步丰富国内医疗服务供给。
在此背景下,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天津鹏瑞利医院应运而生,预计春节后将正式开门营业。这家医院的落地,不仅标志着我国医疗市场对外开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也为“金融+医疗”的融合场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业内专家指出,外商独资医院的进入有望激发医疗市场的“鲇鱼效应”,推动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然而,由于外商独资医院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其运营模式和特点对金融机构来说仍充满挑战。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满足外商独资医院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天津鹏瑞利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天津银行已为其提供了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方案,涵盖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及医疗专业装修等方面。同时,该行还积极打造“智慧医疗”服务场景,推动形成“科技+金融+场景”的数字金融服务生态,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更多外商独资医院将陆续落地。例如,广州市首家外商独资医院也已于2025年初获批。这些医院的设立不仅将优化居民医疗服务供给,还将带动各领域对外开放的深化。
专家建议,金融机构应重点关注外商独资医院的项目融资需求,对现有“智慧医疗+场景化”金融服务进行优化。同时,针对外商独资医院的国际化运营特点,提供包括国际结算、外汇风险管理及国际保险等在内的高水平金融服务。
尽管“金融+医疗”的融合场景具有广阔前景,但金融机构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外商独资医院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待观察,其股东多元化经营也可能带来资金抽逃风险。此外,外商独资医院的管理理念、供应链结构及医生团队国际化程度较高,对银行的智慧医疗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健康领域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国际化。外商独资医院的进入正好迎合了这一趋势,成为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领域引资同比增长57.3%。
在此背景下,金融支持医疗对外开放的空间也愈发广阔。金融机构可围绕医院、医疗供应链企业及就医人群三类客群,拓展多个“金融+医疗”场景。例如,为医院提供专属跨境支付结算方案、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及汇率避险金融服务等;为医疗供应链中的不同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为就医人群提供医疗消费金融服务、优质医疗服务及信用就医结算服务等。
近年来,随着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金融+医疗”在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养老金融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潜力。外商独资医院有望与国内机构展开更多合作,共同推动“金融+医疗”的深度融合,促进医疗产业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