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光伏上市企业董监高离职潮涌现
AI导读:
新年伊始,A股光伏上市企业迎来董监高离职高潮,多家企业核心高管相继宣布离职。行业普遍亏损、盈利压力、个人职业规划与激励机制不匹配、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是导致离职的主要原因。高层离职对企业经营管理和股价有显著影响,企业应妥善处理离职事件,确保平稳过渡。
新年伊始,A股光伏上市企业迎来了一波董监高的离职高潮。2025年1月上旬,包括特变电工(600089.SH)、亿晶光电(600537.SH)、晶科科技(601778.SH)、横店东磁(002056.SZ)、海源复材(002529.SZ)在内的多家光伏上市企业,其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等核心高管相继宣布离职。
据统计,自2024年以来,光伏行业已至少有30家上市企业的董监高人员提出了辞职申请。行业普遍亏损、项目延期、工厂减产或停产、裁员等困境频现,使得董监高离职现象愈发普遍。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董监高频繁变动的原因包括行业周期波动带来的盈利压力、个人职业规划与激励机制不匹配、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等。
在众多离职案例中,晶科科技、TCL中环(002129.SZ)、大全能源(688303.SH)、泉为科技(300716.SZ)、ST聆达(300125.SZ)等企业尤为引人关注。例如,晶科科技近期宣布其总经理王洪和副总经理余俏琦因个人原因和年龄原因离职;TCL中环的CEO沈浩平也因工作需要和个人精力考虑辞职,其“灵魂人物”的地位引发业界震动;大全能源则有多位核心高管和技术人员离职,引发外界诸多猜想。
财报数据显示,这些离职高管在任期内通常获得了高额报酬,但行业的不景气和企业盈利的承压使得他们选择辞职规避风险。此外,个人职业规划与激励机制的不匹配、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也是导致高管离职的重要原因。一位光伏行业资深人士表示,薪酬、股票等激励措施不到位,以及个人想把握时代机遇进行创业也是导致离职的重要因素。
光伏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保持团队的稳定和高效运营对企业穿越周期至关重要。然而,董监高的离职可能给企业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企业的形象声誉和投资者信心。特别是在行业低谷期,这种影响可能会被放大。朱克力强调,高层离职对企业经营管理和股价有显著影响,可能导致企业战略方向不明、决策效率下降、团队士气受挫。
面对这一形势,企业应妥善处理董监高离职事件,确保平稳过渡,并尽快恢复市场信心。同时,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确保高层团队稳定。投资者则应保持理性判断,深入分析离职原因和影响,避免盲目跟风。关注公司基本面和长期发展前景,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部分数据来源于公开财报及市场统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