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驶入快车道,中科星图布局“星图低空云”
AI导读:
低空经济正快速发展,2024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星图发布“星图低空云V1.0”,旨在打造低空经济新基建,同时布局低空试验场,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其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顶层政策的引领下,全国已有30个省份积极响应,将发展低空经济纳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低空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的正式成立,为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指导和支持。该司局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国内空域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24年11月,在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这将极大提升国内低空空域的利用率,为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到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布局低空经济领域,以期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先机。其中,中科星图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于1月18日正式发布了“星图低空云V1.0”,旨在将其打造成为低空经济的新基建,为行业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中科星图的低空战略可以概括为“1+2+N+M”,即构建一朵“星图低空云”,建设两个低空试验场,打造N个区域示范,挖掘M个行业场景。星图低空云V1.0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基于数字地球十圈层数据及天基卫星的数据供给能力,以数字地球超级计算机和先进的空域网格剖分技术为支撑,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低空数据与算力底座,为政府低空监管部门提供空域管理、飞行管控、企业服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中科星图成立于2006年,实控人为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第二大股东为中科曙光。德邦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中科星图背靠中科曙光,同时自研了数字地球超级计算机,构建起了高性能算力底座,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据中科星图党委书记、总裁邵宗有介绍,数字地球超级计算机已实现了云计算域、超算域、智算域、大数据域的四域融合和统一管理,构建了强大的低空智能计算能力。同时,中科星图还在积极布局建设电磁星座、气象星座、遥感测绘星座等天基卫星星座,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空天信息数据保障。
目前,中科星图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物理飞行试验。在试验中,星图低空云平台能够实时弹出障碍告警信息和空域告警,为飞行器的安全飞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中科星图还与合肥市、青岛市共建低空试验场,通过实地验证低空空域管理和飞行安全管控的有效性,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进一步完善低空布局,中科星图还新成立了“中科星图低空云科技有限公司(筹)”,围绕技术能力创新和商业化场景应用,构建低空云技术生态与商业生态,推动低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然而,低空经济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低空空域的管理难度较大,如何有效管理空域资源、确保飞行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低空飞行技术的普及和标准化也是一大难题,需要行业通过试验场、技术验证以及跨行业合作来推动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标准化。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科星图等企业的积极布局和推动,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低空经济“新基建”的逐步成型,低空经济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