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汽车公司组织架构改革进行时
AI导读:
销量和利润双重承压的国有汽车公司正进行组织架构改革,旨在汽车行业洗牌中抓住发展窗口期。上汽集团提出成立“大乘用车”板块,广汽集团实施组织机构改革。同时,两家公司均与华为展开合作,以推动内部变革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销量与利润双重压力下的国有汽车公司正积极推行内部组织架构改革,旨在汽车行业格局的深刻变革中,抓住发展的关键窗口,稳固市场份额与历史地位。
界面新闻从多方消息源获悉,上汽集团在新年伊始即提出了组建“大乘用车”板块的构想,将荣威、名爵、飞凡、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和海外出行板块进行整合,以集体决策的方式管理自主板块的重大事务。目前,大乘用车板块的高层任命工作已经完成,俞经民、崔卫国和芦勇分别兼任国内营销部、海外营销部和研发部的执行总监,其余中层岗位正在开展竞聘。
去年底从上汽通用五菱调任至名爵的周钘,在社交平台上确认了大乘用车板块全员竞聘上岗的信息,并透露已提交竞聘材料。
广汽集团亦在去年10月发布公告,宣布其自主品牌的管理模式将由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并实施相关组织机构改革,以实现自主品牌研产供销的统一调度,推动资源向一线集中,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水平。近期广汽集团公布的《组织机构调整方案》显示,将成立自主品牌营销本部,负责传祺、埃安、昊铂三大自主品牌的大客户业务,以及市场营销、整车销售、渠道建设、售后服务和新媒体营销等工作。
据界面新闻了解,广汽集团已在产品、采购、财务和营销业务上实现一体化,计划通过三年的“番禺行动”,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年销量200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60%以上。
上汽和广汽这两大地方国有汽车集团的迫切行动,反映了它们面临的经营压力。上汽集团曾连续18年位居国内销量榜首,但在2024年被比亚迪超越;去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的扣非净利润从2021年同期的180.2亿元大幅下滑至10.5亿元。广汽集团则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降至8至12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可能超过八成。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广汽和上汽对自主品牌如埃安、MG、智己的投入不小,但这两家企业的长期利润来源,包括旗下合资品牌和上汽的海外业务,受到了市场结构性变化的挑战,使得转型变得迫在眉睫。
考虑到合资品牌改革需要外方合作伙伴的高度配合,扶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成为这两家地方性国有汽车公司在下一阶段市场竞争中保持市场地位的关键。上汽集团新上任总裁贾健旭在去年8月的年中干部会议上提出,上汽集团改革首要调整主攻方向和合力问题,将自主业务视为主攻方向。
罗兰贝格分析指出,2025年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改革将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模式的转变,从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推进全要素向一线实务集中,提级自主品牌管理、提升组织效率;二是深化战略整合,明晰各品牌定位以减少利益冲突、提高资源利用率。
艾睿铂大中华区汽车咨询业务合伙人章一超向界面新闻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逐步进入成熟期,汽车公司应形成合力,巩固现有优势,提升经营效率。
上汽和广汽与华为的合作也被视为推动内部改革的契机。据报道,上汽正在与华为接触合作,飞凡汽车的某款纯电SUV将采用华为方案重启。广汽已投资成立GH项目,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打造全新品牌,并启动了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及数字化变革项目。
章一超认为,国有汽车公司与华为的合作不仅停留在使用零部件和智能化技术上,而是深入到产品定义的早期环节。双方合作要达到最佳效果,需要国有汽车公司内部进行体系化调整以适应华为的产品开发节奏。
然而,组织架构改革并非易事。杨菁指出,调整组织架构只是第一步,国有汽车公司在厘清内部利益关系、提升经营效率、适应市场变化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引入外部合作伙伴是推动内部变革的契机,但改革成功还需克服内部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和上汽对待华为的合作态度在两年间发生了明显转变。现在,接受华为的技术方案成为了当前快速解决销量难题的有效方法。但部分观点认为,广泛与华为合作可能会削弱汽车公司的附加影响力。
章一超认为,国有汽车公司采用华为技术的核心目的是快速补齐产品短板,品牌自身的产品定义能力才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核心要素。杨菁同样表示,当鸿蒙智行成为国有汽车公司旗下自主品牌的标配时,汽车公司需要依靠本身的产品定义能力与营销服务能力来形成差异化竞争。
相比新势力,国有汽车公司在企业信誉、融资能力方面仍具优势。但要脱颖而出,这些昔日的龙头汽车公司还需直面市场化竞争,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产品,并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原本稳坐中国汽车行业龙头的国有汽车集团正逐步接受市场份额被挤压和地位下滑的事实。尽快转变和适应这种心态,或将更好地帮助企业找准市场定位。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