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密集调研,信贷“开门红”成效几何?
AI导读:
2025年年初,A股上市银行迎来密集机构调研,信贷“开门红”表现、负债成本及资产布局方向成热点。多数银行乐观,但分析师预警增速或放缓。资产质量与负债端成本改善备受关注。
2025年年初,A股上市银行迎来了密集的机构调研潮,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继续成为投资机构重点关注的“考察对象”。
据券商中国记者观察,与往年相似,2025年信贷“开门红”表现、负债成本以及资产布局方向等议题再次成为调研机构关注的热点。多数被调研银行对今年的“开门红”成效持乐观态度。
然而,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保持乐观,但预计上市银行2025年的信贷开门红增速可能会偏慢或进一步下滑,增量同比可能小幅减少或持平。在经营层面,优质中小银行的业绩增长可能面临小幅放缓,而大型银行的净息差压力依然存在。
多家上市银行接受密集调研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1月16日,包括苏州银行、上海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杭州银行等在内的12家上市中小银行,已经接受了包括公募基金、券商、险资、银行理财公司等近300家次(含同一机构)的现场或视频调研。
在经济活跃度较高的江浙沪地区,上市银行接受机构调研的比例高达七成。其中,苏州银行最受关注,总调研次数达到4次,已有51家机构参与调研。此外,上海银行、青岛银行和齐鲁银行也均接受了20家以上的机构调研。
参与调研的机构阵容强大,不仅包括了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兴全基金等国内知名公募基金,还有平安资管、中邮人寿等保险机构,以及瑞银资管、摩根资管等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南京银行和苏州银行的调研记录中,还出现了外资机构的身影。
从被调研机构2024年的A股表现来看,上海银行涨幅居首,累计涨幅达68.98%;沪农商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涨幅均超过50%;齐鲁银行累计上涨49.51%;苏州银行和苏农银行分别累计上涨35.75%和31.95%。而青农商行、瑞丰银行和紫金银行的涨幅则在20%左右或以下。
“开门红”目标备受瞩目
在机构调研中,“开门红”表现、负债成本、分红频次以及资产质量等问题成为讨论的关键词。多数被调研银行的高管对“开门红”信贷投放充满信心。
例如,苏州银行表示,由于较早启动旺季“开门红”准备工作,项目储备规模超上年同期水平,信贷投放情况良好。上海银行也表示,“开门红”资产项目储备充实,正在有序投放,并详细阐述了不同区域的信贷投放重点。
齐鲁银行和杭州银行同样表示项目储备规模高于去年同期,信贷投放情况良好。杭州银行还指出,由于“开门红”活动从去年底开始,信贷储备较为充足,贷款投放情况好于去年同期。
然而,对于上市银行2025年信贷“开门红”是否普遍乐观,一些券商分析师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考虑到2024年基数偏高,2025年信贷开门红水平或与2024年相当,同比明显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资产质量与负债端成本有望改善
在调研中,机构还重点关注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负债端成本问题。一些银行表示,资产质量将继续保持平稳,而机构人士则预计房地产不良贷款率或继续下行,零售不良生成压力边际稳定。
上海银行和齐鲁银行均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保持资产质量平稳向好。在负债端成本方面,多家银行表示存款付息成本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杭州银行通过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提升低付息核心存款等方式,成功降低了负债成本。
紫金银行则表示,受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以及降息降准预期等因素影响,净息差预计仍存在下行压力,但该行将通过资负结构调整、降本增效以及提升非息收入等方式提升盈利水平。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