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地平线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踏入港股市场。同时,多家智能驾驶科技公司也在积极筹备上市,背后原因主要是行业普遍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市场回调之际,或许正是投资布局的好时机,投资者正可借此机会立即开户,静待市场佳音。

如无意外,业界将见证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正式登陆港股市场。10月8日晚,港交所网站公布了地平线PHIP版招股书,标志着地平线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迈入港股市场的大门。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地平线并非孤例,智能驾驶领域的多家企业正积极筹备上市。除地平线外,8月已上市的黑芝麻智能(02533.HK),以及文远知行、小马智行、Momenta(魔门塔)、西井科技等数十家企业,都在为上市冲刺,目标市场包括美股、港股和A股。智能驾驶科技公司纷纷涌入IPO赛道,背后主要推手之一是行业普遍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估值超600亿,通过聆讯再进一步

地平线在D轮融资后的估值已达到87.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600亿元。今年3月26日,地平线正式提交港股上市申请;8月9日获得证监会备案,计划发行不超过11.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10月8日晚,地平线通过港交所聆讯,上市进程更进一步。

招股书显示,地平线自成立以来,共获得11轮融资,投资者包括上汽、广汽、长城、比亚迪、一汽、英特尔、云锋基金、红杉资本、高瓴、黑石、SK Hynix、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地平线是中国首家且每年均为最大的提供前装量产的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的公司,其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已被27家OEM(42个品牌)采用,装备于290款车型。

地平线征程家族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出货量已突破600万套,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能满足智能汽车全阶段、全场景量产落地需求。东兴证券研报认为,地平线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开放生态和软硬件一体化发展战略,持续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与市场份额的提升。

招股书披露,按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解决方案总装机量计算,地平线在中国所有全球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分别为9.3%和15.4%。

高研发投入,三年半亏损超226亿

尽管地平线市场份额和业绩持续增长,但亏损问题依然严峻。2021年至2023年,地平线分别实现收入4.67亿元、9.06亿元和15.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2.3%;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9.35亿元,同比增长151.6%。毛利方面,2021—2023年分别为3.3亿元、6.3亿元和1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1.8%,今年上半年毛利约7.4亿元,同比增长226%。毛利率也保持在高位且稳定,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79%。

然而,地平线的净亏损并未因营收和毛利的增长而减少。2021年至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20.6亿元、87.2亿元和67.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11.03亿元、18.91亿元和16.35亿元。今年上半年,净亏损达到50.98亿元,同比扩大170%。三年半时间内,地平线累计亏损超过226亿元。

地平线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亏损净额主要是由于大额研发开支以及优先股和其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1.44亿元、18.8亿元、23.66亿元和14.2亿元,分别占各期收入的245%、207.6%、152.5%和151.9%。地平线预计,未来研发费用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高阶自动驾驶芯片的研发和制造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尤其是在保证研发的同时还要实现商业化落地,因此地平线等公司需要通过融资来支撑公司发展。

排队上市,智能驾驶科技公司争相涌入IPO

在特斯拉命名为CyberCab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无人驾驶Model Y等进入国内市场之前,包括地平线在内的国内智能驾驶科技公司争相涌入IPO赛道,以“抢收”智驾市场份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仍有文远知行、小马智行、Momenta(魔门塔)、西井科技等数十家智能驾驶科技企业在排队上市,业务覆盖智能驾驶芯片、自动驾驶方案、激光雷达等多个领域。

在美股市场,小马智行、文远知行、Momenta(魔门塔)等企业已启动赴美上市流程。其中,小马智行以610亿元估值宣布赴美上市;文远知行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招股书,估值约370亿元;Momenta(魔门塔)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近日,小马智行获得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资本有限公司2700万美元的投资。

在港股市场,速腾聚创(02498.HK)、黑芝麻智能已挂牌上市。其中,黑芝麻智能被誉为“智驾芯片第一股”,股价和市值均实现显著增长。在A股市场,历经14轮融资的西井科技于今年9月启动IPO,聚焦算法与人工智能领域,后切入智能驾驶商用车赛道。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驾驶科技公司纷纷涌入IPO赛道的原因包括政策支持、市场期待高以及车企自身资金短缺等。政策的推出为市场注入了信心与活力,而智能驾驶产业链上下游均呈现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智能驾驶科技公司大多仍处于亏损状态,面临资金压力,上市成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东兴证券研报认为,由于智驾厂商特别是L4级高阶智驾厂商研发投入巨大且规模效应未能完全释放,因此难以自我回血。在一级市场融资难度加大的背景下,大批智驾方案商选择海外上市寻求二级市场融资。行业格局正在加速分化,头部企业实力逐渐增强。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