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近3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业内预计2025年规模将继续增长,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财联社1月17日讯(记者 高萍)今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正式揭晓《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的详细内容。据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已达到29.95万亿元,相较于年初实现了11.75%的显著增长。

此外,该报告还指出,银行理财产品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包括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以及未上市股权等资产,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约21万亿元的资金支持。

行业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2024年,随着存款挂牌利率的两次下调以及存款“手工补息”整改等一系列负债成本管控措施的出台,存款“脱媒”现象愈发明显,这一趋势有力地推动了银行理财规模的扩张。展望未来,业内普遍预计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规模有望增至32-33万亿元。

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共有179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累计新发理财产品3.08万只,募集资金总额高达67.31万亿元。截至年末,全国范围内共有218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拥有存续的理财产品,总数达到4.03万只,较年初微增1.23%。在存续规模方面,则达到了29.9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5%。

从机构类型来看,理财公司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4年末,理财公司的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位居前列,存续产品数量达到2.43万只,存续规模更是高达26.31万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7.09%,占全市场比例高达87.85%。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深入分析了这一趋势。他指出,2024年债市的走强对理财收益率形成了有力提振,同时存款挂牌利率的下调以及负债成本管控措施的出台,使得理财收益率的“比价优势”更加凸显,从而推动了理财规模的显著增长。

对于2025年的展望,王一峰认为存款“脱媒”将继续成为理财规模扩张的重要支撑因素。他预计,中性情况下,2025年理财市场规模将增加2-3万亿元,年末规模有望达到32-33万亿元。然而,他也提醒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债市利率的下行幅度与波动特征、股市的走势以及居民风险偏好的变化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理财规模产生影响。如果理财规模波动范围扩大至5%-15%之间,则全年规模可能落于31-34万亿区间。

普益标准研究员杨颀也对2025年银行理财规模的发展趋势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当前宏观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但如果2025年经济能够持续复苏,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这将有利于银行理财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从而推动规模进一步增长。对于理财子公司而言,紧跟市场变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是实现规模持续增长的关键。

在投资者收益方面,报告也给出了积极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已达到1.25亿个,较年初增长了9.88%。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新增1097万个,机构投资者数量新增29万个。固定收益类产品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存续规模占比达到97.33%,为投资者创造了稳健的收益。2024年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稳健,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0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9%。其中,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692亿元,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王一峰进一步分析指出,随着货币政策总基调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预计2025年将有两次降准和政策利率降息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固定收益类理财收益率可能会下行,同时净值波动幅度也可能有所加大。然而,他强调加强负债成本管控是银行“稳息差”的必然之举,存款挂牌利率仍有进一步调降空间,这将有助于提振理财收益率的相对吸引力。

王一峰还提到,未来低波稳健产品仍将是主要布局方向,但理财产品的投资性质、运作模式、业绩基准等划分将更加精细化。他预计理财公司或将渐进式开展权益投资,并加大“固收+”产品的创设力度。

(文章来源:财联社,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