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正加速探索如何释放数据资源价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2024年北数所在高频数据交易、人工智能数据集供给、高价值跨境数据流动等三大业务板块取得显著成果,累计备案交易金额近100亿元。

随着北京全面加速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创建进程,如何更有效地释放数据资源的内在价值,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动技术创新,成为了当前大数据交易所作为数据产业核心枢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简称“北数所”)正积极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1月16日自2025北京数据交易成果报告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年底,北数所已累计备案的交易金额接近100亿元大关,上架的数据产品更是超过3000个。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仅2024年一年,新增备案的交易金额便突破了50亿元,同时新增数据产品也达到了1000多个。

北数所董事长李振军在会上透露,2024年北数所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高频数据交易业务、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供给以及高价值跨境数据流动这三大业务板块上。在高频数据交易领域,北数所重点攻克了医疗、交通、民生服务等关键行业,成功推动众多大型国央企和互联网科技企业等机构进场参与交易。

在人工智能数据集供给方面,北数所不仅提供了涵盖金融领域行业法律法规语料库、舆情领域“红色语料”集、物流领域车辆数据集以及工业领域行业技术标准数据集等在内的十大高质量数据集应用案例,还累计发布了约300个高质量数据集,形成了10余个应用领域的数据资源地图,成功对接了超过100个市场主体参与到高质量数据集的交易中。

在数据资产化业务领域,北数所通过为社会主体提供数据资产登记服务,以及涵盖数据治理、资产评估、入表咨询、金融对接等在内的全过程服务,有效推动了多家国企和央企的数据资产化试点工作。截至2024年年底,北数所已累计发放超过370张数据资产登记凭证,其业务版图更是拓展至全国22个省市。

在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北数所依托数据跨境服务中心,积极参与了北京自贸区汽车、医药、零售等五大重点行业负面清单政策的实践落地工作,有力推动了境内外数据的双向流动与内外循环。

此外,在数据要素生态构建方面,北数所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引入数据商和联盟成员超过1000家,并与北京各区及吉林省等京外各地政府合作设立了20余个数据要素服务中心。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数据要素市场的生态体系,也进一步提升了北数所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据李振军进一步透露,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北数所已推动发布了《DB11/T 2348-2024数据交易通用指南》等3项北京市地方标准以及《2024年数据要素领域标准验证案例集》,并围绕行业解决方案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北数所自身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北数所数据交易相关图片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