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证券市场严监管趋势明显,“资格罚”成为常态。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暂停执业资格,对审计行业格局造成较大影响。上市公司纷纷解约,审计行业面临信誉危机,但也迎来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在严监管的大环境下,证券市场不仅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财产罚”力度,同时“资格罚”也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处罚手段。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不少于40家会计师事务所因违规行为被暂停执业或暂停证券业务资格。这一连串的处罚不仅给被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深刻影响了整个审计行业的格局。

  当前,“资格罚”已成为审计行业的新常态。受金通灵财务造假事件牵连,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在今年5月遭江苏证监局重罚,被没收业务收入688.68万元,并处以3443.4万元罚款,同时被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作为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大华所的服务网络曾遍布全国,此次处罚无疑对其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

  除了大华所,今年以来还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因违规行为被暂停执业资格。例如,天职国际因奇信股份财务造假案被证监会处以暂停证券服务执业半年的行政处罚;亚太所被暂停经营业务12个月,成为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被罚暂停期限最长的案例;普华永道中天被暂停经营业务6个月,罚没4.41亿元;苏亚金诚所也被责令改正、合计罚没1950万元,并暂停从事证券业务6个月。

  随着对会计师事务所处罚决定的公布,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宣布更换审计机构。例如,大华所先后失去山西汾酒、伊利股份等多家大型企业的审计业务,更是遭遇中航工业旗下十余家上市公司集体解约。据统计,自5月10日被“资格罚”以来,已有179家上市公司披露拟改聘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在上市公司大量解约的背景下,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也迎来了“抢单”的机会。据统计,当前已宣布解聘大华所的179家上市公司中,拟聘任容诚所的有49家,立信所28家,大信所、致同所、天健所、中兴华所也均在10家以上。iFinD数据显示,前述5家会计师事务所资格罚至今,解约的上市公司数量合计达到284家,占2024年报解约总数量的77%。容诚所成为最大赢家,获得56家上市公司的2024年报审计业务聘任。

  在丧失年报审计业务的同时,遭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还面临着信誉危机,这直接冲击到了其参与的IPO项目、再融资项目。根据相关规定,中介机构在被暂停业务资格期间,交易所或者证监会应当中止相应发行上市审核程序或者发行注册程序。这一处罚无疑会推迟企业的上市计划,并影响监管机构对公司财务的信任度。

  面对处罚和困境,会计师事务所应严肃对待,努力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充分履行审计程序、认真完善审计证据。同时,建立健全事务所内部质量管理及控制体系,根据监管意见及时认真整改,确保今后不再出现类似问题。例如,大华所在接到处罚决定书后迅速开展整改工作,并及时向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上报了整改计划书。目前整改工作正有序进行。

  对于审计行业而言,“资格罚”的常态化无疑将促使行业形成优胜劣汰、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客户将更倾向于选择业务水平更好、专业能力更强、执业质量更高的事务所,这将推动会计师事务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大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