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季度中国GDP增速超预期,服务业成主要拉动力
AI导读: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增速创六个季度新高,主要得益于一揽子稳增长增量政策的落地落实,其中服务业成为主要拉动力。工业生产也强势收官,但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消费零售回升缓慢。分析师预计2025年GDP增速目标维持在5%左右,需进一步加码扩内需政策。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实现了5.4%的同比增长,增速较第三季度提升了0.8个百分点,达到了六个季度以来的新高。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归因于9月下旬以来实施的一系列稳增长增量政策,尤其是服务业在政策推动下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推动,第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增速较第三季度加快了1.1个百分点。同时,工业生产也迎来了强势收官,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较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创下了5月以来的新高。
然而,全年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6%,显示出房地产领域仍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尽管消费零售有所回升,但全年社零累计同比增长仅为3.5%,增速较上年大幅放缓。
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国GDP增速目标或维持在5%左右。在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政策的力度。
第三产业显著改善
2024年第四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增速均有所提升,其中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比第三季度加快了1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和改善幅度均位居三次产业之首。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受以旧换新等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带动,四季度GDP增速大幅回升,超出市场预期。其中,伴随市场信心改善,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显著上升,带动服务业生产增速显著上行,成为四季度经济增速大幅反弹的主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7%、7.9%、6.5%,房地产业增加值也由负转正,由三季度下降1.2%转为增长2%。
经济回升向好,带动各方面预期信心增强,这也在服务业上得到了体现。2024年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5%,为全年最高;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也处于较高水平。
工业生产强劲收官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制造业作为主要拉动力,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至7.4%。汽车、钢铁、有色、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增加值也均呈现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加快的同时,产能利用率也逐季回升。2024年第四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2%,连续三个季度改善,且创下了2022年以来的单季新高。
从全年来看,2024年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主要拉动力仍是制造业。此外,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深入,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
消费零售小幅回升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推算,2024年第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增速较第三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为全年各季度最快。这主要得益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稳楼市政策加码下房地产销售的升温。
根据东方金诚的测算,汽车、家电、家具、建筑装潢材料零售额在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分别增长7.3%、38.4%、15.1%和7.6%,增速较第三季度大幅加快。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新年伊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再次升级。
扩内需政策需进一步加码
虽然四季度经济整体超预期,但结构分化明显。工业和出口表现较强,而消费恢复偏慢,地产对经济的拖累依然较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年放缓3.7个百分点,也大幅低于2020年以前9%以上的增长水平。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6%,降幅扩大。
分析师指出,企业和居民的能力和意愿尚不足以推动经济进入量价改善的正循环,且经济增长所依赖的外需在今年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增长动能仍待政策呵护。展望2025年,需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进一步激励地方政府有效投资、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近期地方“两会”的情况显示,各地对于经济增长仍有积极的预期。多数省份将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这意味着今年中国政府可能继续将GDP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内部政策的确定性,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扩大内需、改善居民预期、调节供需矛盾。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