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手机NFC功能成诈骗新手段
AI导读:
手机NFC功能原本用于刷公交卡或快捷支付,如今却成为骗子眼中的“提款机”。通过航班改签、手机退费等场景,骗子利用NFC功能盗刷银行卡资金。本文揭秘诈骗手法并提供警方紧急提醒。
警惕!手机NFC功能成诈骗新手段,航班改签、手机退费等场景频发
手机NFC功能,这一原本用于刷公交卡或快捷支付的便捷技术,如今却成为了骗子们眼中的“提款机”。通过简单的几步操作,骗子就能轻松盗刷你银行卡中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资金。
近期,多起利用手机NFC功能进行诈骗的案件频发,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是两个典型的诈骗案例:
案例一:李先生遭遇航班改签诈骗,被骗近10万
李先生接到一个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其航班因机械故障被取消,询问是否选择改签或退票。在对方指引下,李先生选择改签,并通过某平台开通了“放心借”服务,借款共10万元。随后,对方要求李先生下载一款软件,并通过手机NFC功能进行刷卡操作。李先生按指示完成了两笔大额交易后,察觉异常,但此时已被骗走9.8万元。
案例二:罗女士手机被远程操控,银行卡钱款被盗
罗女士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谎称其已开通“会员直播服务”,如不取消将扣除高额费用。在添加了对方提供的客服账号并下载了两个App安装包后,罗女士的手机被远程操控,甚至出现了自动黑屏的情况。对方要求罗女士将银行卡贴近手机的NFC识别区域,并指示她不要操作手机。不久后,罗女士发现银行卡内的钱已被转走。
诈骗手法揭秘
这些诈骗案件背后,隐藏着骗子们精心设计的诈骗手法:
1. 伪装正规身份:骗子通常以“航班故障”、“扣费取消”等为由,引起受害者的紧张情绪,利用紧急感降低其警惕性。
2. 借助NFC功能盗刷:要求受害者通过NFC功能将银行卡信息与虚假软件绑定,直接读取并转移卡内资金。
3. 远程操控制造恐惧感:使用屏幕共享等技术手段,让受害者误以为对方是正规操作,进一步增加信任度。
4. 伪造成功信息转移注意力:骗子发送虚假的“成功取消”消息,让受害者放松警惕,延迟发现资金被盗。
警方紧急提醒
面对日益猖獗的NFC诈骗案件,警方发出紧急提醒:
1. 警惕“客服”来电: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时,务必核实其真实身份,尤其是涉及改签、退款等敏感信息时。
2. 慎用NFC功能:避免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谨防被盗刷。
3. 拒绝屏幕共享: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均应高度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一旦察觉被骗,应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冻结银行卡,并报警处理。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