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发布《2024年度上海“数商兴农”示范案例》,展现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快速触达全国消费者的新路径,以及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在推动农业发展方面的巨大优势。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正通过上海的电商平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直达全国消费者的餐桌。48小时即可送达的云南石屏杨梅、5分钟内在直播间售出3万件的青海平安小果沙棘、增产27%的贵州施秉稻米,以及云南的“有机鲜”、“高山鲜”和新疆的“树上熟”等农产品,均成为了这一趋势的生动注脚。日前,上海市网购商会与上海商情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了《2024年度上海“数商兴农”示范案例》,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上海在落实“数商兴农”战略上的细致规划,更彰显了其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对于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产业电商的潜力正在不断释放,通过“数商兴农”战略,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得以蓬勃发展,进一步活跃了线上线下的城乡消费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0.9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更是达到了9.1万亿元,增长7.9%。商务大数据的监测结果也显示,前三季度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了8.3%,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更是实现了18.3%的高速增长。

在《2024年度上海“数商兴农”示范案例》中,电商平台以其丰富的活动形式、强大的平台赋能以及对新农人的培养,成为了助力农产品销售、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抖音“美好中国丰收季”活动相关内容播放量超过40亿,累计销售农特产品71亿单,平均每天有1740万单包裹销往全国各地;拼多多则通过“农云行动”,推动了全国100个农业产业带更快“拼上云端”;盒马打造的“盒马村”数字农业模式,已在全国20个省市建立了超过165个盒马村;叮咚买菜则与石屏杨梅供应商合作,引入果芯降温、预冷处理等先进技术,助力石屏杨梅在全国开辟新销路;本来生活则通过打造“施秉县优质大米试验种植基地”,引进了“玉针香”大米和“象竹香”丝苗米两个优良稻种。

与此同时,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新生业态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销售模式的时空限制,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了新途径。例如,美腕开展的“寻美扶优”赋农计划,帮助“货新农”品牌成长为优秀的“新国货”品牌。在青海平安的小果沙棘首次登上美腕“李佳琦直播间”时,5分钟的直播讲解便售出了近打造3万件;大江携手“与辉同行”直播间,直播爆款大单品,2024年大江肉鸡产品在电商渠道的销售业绩飙升523%;金山番茄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建立产业新架构,通过百余场直播打开了销路,2024年全区番茄种植面积稳定在2500亩次,番茄年总产值超过6000万元。

此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也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以i百联和盒马为例,2024年盒马将“新疆水果节”全面升级为“新疆美食节”,除了供应超6600吨新鲜的新疆瓜果外,还陆续上架了水产、米面干货、即食、休闲、饮品、酒类等七大品类的近百款商品,产品几乎覆盖了新疆全域。i百联同样在农特产品推广领域持续深耕,不仅采用稻田与甲鱼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成功将崇明横沙新洲甲鱼推向全国市场,还致力于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如东昌湖乌鸡、散养大白鹅等。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图片来源:原文未提供,故无相关HTML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