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迈上130万亿台阶,GDP同比增长5.0%,内需主动力作用持续发挥,就业保持稳定。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基础稳固,发展信心增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国家统计局于1月17日正式发布了2024年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量成功跨越130万亿元大关,GDP同比增长5.0%,圆满达成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约为5%的预期。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

2024年第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较第三季度提速0.8个百分点。在此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分别加快了0.7、1.0和1.1个百分点。此外,制造业PMI自10月起回升至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服务指数也稳中有升,12月达到了52.2%。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自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实施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扩大了市场需求,促进了企业生产,提升了市场活跃度,并增强了发展信心,对四季度经济的回升及全年目标的顺利实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望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尽管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不利影响,但我国经济基础稳固、优势突出、韧性强劲、潜能巨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未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也未改变。有利条件依然多于不利因素,发展的“时”与“势”仍然占据优势。

经济总量新突破:130万亿元大关

康义强调,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30万亿元,这不仅是我国经济实力的新飞跃,也意味着我国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条件更为优越、动力更为充沛、抗风险能力更强。同时,这也表明我国为全球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在就业方面,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平均值为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四个季度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2%、5.0%、5.2%、5.0%。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这一水平在近年来相对较低,显示出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这主要得益于经济总量的扩大和服务业对就业的稳定作用。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继续提升,达到56.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服务业年平均就业人数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人。尽管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挑战,如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但下阶段将把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更突出位置,确保就业大局的总体稳定。

内需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48.8万亿元和51.4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消费方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5%,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长3.8%,比三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带动了相关商品零售额的增长。

服务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增长6.2%,快于商品销售的增速。文旅消费热度不减,信息消费方兴未艾。

康义指出,尽管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仍有待提升,但支撑消费持续增长的有利条件较多。未来将继续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创新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

投资方面,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2%,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略有下降。在“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带动下,基础设施投资和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均实现增长。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分析认为,尽管面临出口回落、产能去化和盈利偏弱等挑战,但两新政策和内需向好将支撑经济发展。预计2025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将高位缓降,而基建投资增速将稳定在高位水平。

四季度经济的明显回升为2025年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康义表示,接下来将通过改革和政策发力,充分释放发展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