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大额逆回购操作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AI导读:
央行在1月15日和16日连续进行大额逆回购操作,向市场释放超万亿元流动性,旨在对冲MLF到期、税期高峰、春节前现金投放等因素影响,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专家预计,短期内央行可能继续通过逆回购等方式“补水”,同时不排除春节前降准的可能。
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再度实施了大规模逆回购操作,操作规模达到3405亿元。这一举措紧随前一日9584亿元的超大规模逆回购之后,两天内央行累计向市场释放了高达12989亿元的流动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央行连续两天开展的大规模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规模显著扩大,旨在有效对冲1月15日到期的99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税期走款、春节前现金投放季节性增加等因素给资金面带来的紧缩效应。当前,DR007等资金利率处于较高水平,王青不排除短期内央行可能继续通过逆回购等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可能性。
春节前大额逆回购操作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足
近期,市场资金面呈现偏紧态势。央行在1月15日和16日进行逆回购操作时分别强调,此举是为了“对冲MLF到期、税期高峰、春节前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和“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
鉴于本月为缴税大月,加之春节临近,居民取现需求激增,市场流动性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年初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收紧的趋势。以往经验显示,春节前夕市场流动性通常会出现紧张局面。
数据显示,近期上海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著上升,尤其是7天和14天期限的利率已突破2%,这反映了金融市场的紧张状况。
王青表示,尽管近两个交易日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规模超过万亿元,且随着春节的临近,央行可能继续开展较大规模的14天期逆回购,但资金面偏紧的状况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1月3日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四季度例会公报提出,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同时,近期监管层正采取多重措施,遏制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
王青预计,1月DR007等资金利率中枢可能出现一定幅度上行,相比前两个月,流动性将相对偏紧。这有助于稳定外汇市场,避免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积累。
政策工具力度或持续加大,春节前降准可能性不排除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市场普遍认为央行有可能在节前采取更多措施以应对资金面压力。
王青认为,当前央行已暂停二级市场国债买入操作,但接下来可能会通过加大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力度、继续实施较大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适量续作MLF等其他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面持续大幅收紧的可能性不大。这主要得益于年初宏观政策在稳增长方向上的持续发力,货币政策基调已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
货币政策委员会第四季度例会公报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与之前的“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相比,这一表述更加积极。
王青认为,为支持一季度银行“信贷开门红”、缓解近期存款增速放缓对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的影响,同时支持年初较大规模的政府债券发行,不排除春节前降准的可能性。这将有助于兼顾春节前流动性安排。
此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也表示,暂停国债买入操作并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收紧。央行将通过其他公开市场操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向市场注入短期和长期资金,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这体现了货币政策调控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政策工具的运用,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本文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姜樊。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