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华福证券研究报告指出,2021至2024年中国土地市场经历从集中供地到市场化政策的转变,三线城市土地市场供给出清明显且率先复苏,土地价格调整促使市场以价换量,整体土地市场有望逐步回温。

财中社1月17日电华福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自2021年至2024年,中国土地市场经历了从集中供地模式向市场化政策的显著转变。2021年,土地市场曾一度过热,为此,自然资源部采取了包括“两集中”供地政策、设定土拍溢价率上限、禁止配建和马甲行为、限制购地资金来源等一系列措施,旨在平衡土地市场热度,有效分散了每轮土拍中房企的资金压力。

步入2023年9月,为激活土地市场活力,各地政府纷纷采取因城施策,具体措施包括取消地价上限、取消房地价联动、降低参拍门槛、优化供地节奏以及放宽产品限制,旨在推动土地出让更加市场化。

从土地供给层面来看,2024年百城宅地供应建面为4.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6.8%,降幅较2023年扩大了5.8个百分点。按城市能级划分,一二线城市住宅类用地供给持续下滑,而三线城市则率先回暖,算术平均法下三线城市住宅类用地供给同比增长6.3%。分地区而言,华南和西北地区的土地供应规划建面降幅较2023年末有所收窄,算术平均法下成交建面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13.5%和63.7%。

在土地成交方面,2024年百城宅地成交建筑面积为3.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7.6%,但降幅较2023年收窄了9.5个百分点。按城市能级划分,三线城市同样展现出回暖迹象,整体法和算术平均法下,三线城市住宅类用地成交建面同比变动分别为-6.9%和+12.6%。分地区看,除东北地区基数较高外,其他地区供应建面降幅均较2023年末有所收窄,尤其是西北、东北和华南地区,土地成交规模较小的城市土地供应回暖更为显著,算术平均法下住宅类用地成交建面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79.6%、17.3%和11.6%。

在楼面价方面,2024年百城宅地成交土地楼面均价为5369元/平方米,同比下降9.5%,与2022年全年相比基本持平。按城市能级划分,房企在核心城市补仓需求较高,加之土地供应缩量,一线城市成交价上涨明显;而三线城市在土地成交量底部温和复苏的背景下,成交楼面均价微降,2024年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同比变动分别为+45.6%、-4.2%和-0.8%。

至于溢价率,2024年百城宅地土拍溢价率为4.1%,较2023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按城市能级划分,2024年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溢价率分别为4.7%、2.6%和3.0%,分别较上年同期变动+0.3%、-1.1%和-0.4%。自2024年10月以来,一线与强二线城市呈现出“量少质优”的特征,带动了溢价率的上升。

通过对土地市场数据的深入复盘,研究总结出了三条关键线索:一是三线城市土地市场供给出清更为明显,且在本轮市场周期中率先复苏;二是相较于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土地价格有显著调整,促使市场出现了以价换量的情况;三是部分三线城市存在较多的城投托底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数据层面。

华福证券认为,在本轮房地产市场复苏中,房价企稳带动的房企拿地复苏将先于销售回暖,并进一步向开工环节传递。土地市场的持续改善是本轮市场复苏的前提。目前,土地市场仍处于整体热度偏低但区域边际回暖的状态,随着销售端的持续回稳,有望迎来土地市场整体回温。

(文章来源:财中社)

土地市场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