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紧张主导债券市场,机构多举措应对
AI导读:
近期,资金面持续紧张成为债券市场的核心关注点,春节前季节性资金需求冲击下资金成本大幅上升。市场人士认为资金供需波动主导市场行情,交易员忙于应对资金波动,部分机构迅速解杠杆。资金面紧平衡下,机构采取多种措施应对,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迅速下降。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欣然)近期,债券市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资金面的持续紧张上,特别是在春节前季节性资金需求的冲击下,资金成本显著上升,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1月16日,非银机构的隔夜资金成本一度飙升至20%的高位,尽管尾盘有所回落,但整体资金面的紧张程度仍然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市场观察家普遍认为,当前资金供需的剧烈波动正在主导市场行情,交易员们不得不忙于应对资金波动带来的挑战。一些机构为了应对资金压力,迅速采取了解杠杆的措施。同时,央行在春节前可能会维持审慎的流动性态度,因此,资金面在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宽松的情况。
近期,资金面的持续偏紧成为债券市场的一大特点。截至1月16日收盘,DR001加权平均收益率已上升至1.8585%,DR007加权平均收益率也攀升至2.3391%。一位资深市场人士指出,资金面已成为近期影响债券市场的最大因素,市场行情几乎完全由资金面的松紧程度来决定。
该人士进一步分析,近期资金面在日内呈现出剧烈的波动态势,流动性松紧状况极不稳定。部分交易日,早盘资金面尚显平稳,但进入午盘后便开始趋于紧张,特别是在收盘时刻,成为各家交易员最为忙碌、压力最大的时段,需要全力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和交易事务。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业伟对于近期资金面承压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需求并非导致资金面趋紧的主要因素。从近期数据上看,贷款需求、政府债券缴款、非银金融机构加杠杆等行为对银行间资金需求的影响均不大。他认为,资金趋紧可能更多地是由于季节性资金需求冲击之下,央行资金投放的边际变化所致。春节前央行对流动性可能保持审慎态度,因此,春节前资金可能难以明显宽松。
在资金面紧平衡的背景下,不少机构选择了迅速降杠杆的策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是衡量机构债券投资杠杆程度的重要指标。据记者统计,近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迅速下降,从1月9日的7.4万亿元左右回落至1月15日的5.4万亿元。
一位券商自营交易员透露,前期为了追求高收益率以完成考核任务,该部门采取了激进的投资策略,将杠杆加至最高限度。然而,近期市场波动剧烈,采用“滚隔夜”策略所获得的套息收入已呈负值状态。为了有效防范连环违约风险,该部门紧急采取措施,迅速抛售债券以降低杠杆水平,力求稳定投资组合,维持资金链的正常运转。
资金交易员在近期市场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位银行理财交易员表示,在资金价格波动显著的市场环境下,资金交易员不仅承担了平头寸的重任,还可以精细化到做波段交易。在早盘时段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融入资金,至下午尾盘当资金价格走高时再将所融资金以高价融出,以此实现资金的高效运作与收益获取。
此外,多数机构都面临着“平头寸”的困境。一位保险自营的投资经理表示,自己于交易当日上午收盘后才能确定当日所需头寸的金额,但下午去借钱时已经来不及。为了平掉头寸,他不得不亲自下场借钱,甚至找了很多多年不联系的交易对手。然而,在成功平掉头寸后,却错过了上午地方债的投标,既承受了高价拆借资金的成本压力,又因错过投标而丧失了潜在收益。
面对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和行情变化,一些机构选择了“惜券不售”的策略。多位农商行交易员坦言,由于担心在平资金头寸时出售债券后难以在合适价位购回,进而错失后续投资机会,因此即便面临较高的资金成本压力,他们仍选择继续持有债券。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图片来源: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