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私募行业经历波动,百亿私募数量减少至89家,6家新进或重回百亿阵营,21家退出。量化私募与主观私募竞争激烈,新势力崛起引领行业发展。

财联社1月17日讯(记者沈述红)回顾2024年,私募行业经历了显著波动,整体表现较为艰难。根据最新数据,与2023年相比,百亿私募的数量从104家减少至89家,减少了15家。在此期间,6家私募新进或重回百亿阵营,而21家私募则遗憾退出。

在新晋的百亿私募中,龙旗科技、磐松资产、量派投资和上海波克私募均凭借量化策略崭露头角。而日斗投资作为主观私募的代表,凭借其知名私募大V“股道热肠也”王文作为创始人及董事长的背景,实现了规模上的快速增长。国丰兴华(北京)则是唯一一家机构系私募,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两大“险资”巨头联手设立。

在过去的一年里,包括凯丰投资、泰旸资产、运舟资本在内的21家昔日百亿私募因市场波动等因素,未能保持其百亿规模。其中,周应波旗下的运舟资本在经历快速崛起后,由于产品收益不佳,规模已不足百亿元。尽管其旗下产品在2024年下半年有所回血,但全年收益仅超2%,且回撤仍超20%。

从整体来看,百亿私募的数量和类型均有所变化。截至2024年12月底,百亿量化私募共33家,与2023年底持平;而百亿主观私募则减少至46家,相比2023年底的58家减少了12家。此外,“主观+量化”私募也减少了4家,共9家。从地域分布来看,上海、北京、深圳的百亿私募数量均有所减少,而杭州、澄迈则呈现出增长态势。

在核心策略方面,股票策略仍然是百亿私募阵营的主打策略,共有62家私募采用此策略。此外,多资产策略、债券策略、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也分别有16家、6家、3家私募采用。从员工人数来看,仅有7家百亿私募员工人数超过100人,其中九坤投资以171人位居第一。

尽管2024年私募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新势力崛起。除了上述新晋的百亿私募外,一些量化私募如龙旗科技也在努力推出新产品,以在差异化的选股领域创造更多的超额收益。同时,一些私募如磐松资产则通过特殊的费率结构和直销策略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

然而,私募行业的竞争依然激烈。一些私募如凯丰投资虽然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由于整体仓位不高,赚取的整体利润相对有限。而一些量化私募如顽岩资产则因市场波动等因素退出了百亿阵营。尽管如此,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私募行业的持续发展,相信未来仍将有更多的新势力崛起并引领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