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推出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
AI导读:
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该政策顺应消费者期待,对经济带动效应显著,对产业升级牵引力强,且我国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2024年1月16日,商务部举办了一场关于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实施工作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消费电子产品不仅产业规模庞大,覆盖用户广泛,更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必需品。
徐文立进一步提到,将这些产品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首先是顺应了广大消费者的期待。以手机为例,据数据统计,2024年1月至1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高达2.8亿部,同比增长7.2%,其中5G手机出货量更是达到了2.41亿部,同比增长12%,占据了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6.2%。同时,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也已逐渐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学习和运动的必备物品。
其次,这一政策对经济带动效应显著。截至2023年底,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已攀升至17.27亿。若其中10%的用户参与手机购新补贴活动,将形成一个千亿级的换机市场规模。此外,一台手机通常由上千个元器件和零部件组成,购新补贴政策带来的销量增长将为上游供应链注入新的活力,进而带动相关领域业务的增长。手机作为拓宽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重要工具,其普及和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网购、短视频、游戏等互联网消费业务的增长。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12亿。
再者,这一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牵引力不容小觑。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产品是软硬件新技术、新应用的集大成者。实施购新补贴政策有助于我国消费电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用户体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时,这些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外溢特性,在汽车、家电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对推动我国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显著作用。
最后,徐文立强调,我国具备坚实的消费电子产品购新产业基础。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中心,我国吸引了全球主流品牌和代工企业在此设立大型制造基地。我国的制造产能完全能够满足“换机潮”的需求。2024年1月至11月,我国手机产量高达15.04亿台,是规模最大的单一电子产品。同时,我国手机上市新机型累计达到393款,龙头企业产品谱系丰富,能够满足用户换机的个性化需求。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