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全部顺利完成募集
AI导读:
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从上报、获批到发行备受市场关注,多家知名基金公司旗下产品顺利完成募集,债券ETF市场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业内专家指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以其独特的投资策略和市场定位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目光,信用债市场具备投资价值。
【导读】中国基金市场迎来新里程碑,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全部顺利完成募集。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孙晓辉报道
近期,市场焦点聚焦于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从上报、获批到发行,每一步都备受业界瞩目。这批ETF不仅代表了基金行业在信用债领域的创新探索,也反映了投资者对高质量信用债产品的强烈需求。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最新统计,截至1月16日晚,包括广发、天弘、博时、大成、易方达、华夏、海富通、南方在内的多家知名基金公司旗下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均已完成募集。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ETF不仅提前结束募集,还有部分产品因认购火爆而不得不采取比例配售方式。
回顾去年底,债券市场展现出强劲势头,其后续走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业内专家指出,尽管近期债市出现短期调整,但中长期来看,债市仍有坚实支撑,投资者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
募集盛况空前,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全部结募
1月16日晚间,广发基金率先发布公告,宣布其旗下的广发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提前结束募集,募集截止日从原定的1月17日提前至1月16日,以更好地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同日,天弘基金也发布公告,宣布其天弘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因认购申请超过募集规模上限30亿元,将对有效认购申请采取“末日比例确认”方式。
事实上,这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募集过程可谓一帆风顺。此前,已有多个产品陆续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并比例配售。例如,博时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在1月13日提前结束募集,并于1月15日发布比例确认公告。同样,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大成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以及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也相继宣布提前结束募集。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在1月8日即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仅用两个工作日即募满30亿元发行上限,成为首只成立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
至此,1月7日集体发售的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已全部募集结束。其中,仅华夏上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在募集截止日正常结束募集,其余7只均实现提前结募。
债券ETF市场再扩容,总规模或已超20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市场上已上市的21只债券ETF总规模超过1844亿元。随着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顺利募集,债券ETF市场总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
作为债券ETF市场的新成员,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以其独特的投资策略和市场定位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这类ETF主要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或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其成份券信用评级较高,且以央国企为主,因此信用风险相对较低。与普通债券ETF相比,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专注于信用债市场,且底层债券在交易所制度层面获得了做市支持,流动性显著提升。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底层标的为中高等级信用债,这些债券发行规模大、信用评级高、流动性好,在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此外,随着机构资金配置需求的不断增长,这类新产品也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嘉实基金李宇昂表示,在资金面宽松的背景下,投资者需综合权衡利率债与信用债的性价比。从全年来看,利率债策略空间更大,更适合作为主要配置。然而,经过调整后,信用债的配置价值可能重新显现。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灵活调整投资组合,以实现利率债与信用债之间的平衡配置。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