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造船业三大核心指标连续15年稳居全球首位,2024年更是创下历史新高。文章深入探讨了中国造船业领跑全球的背后原因,包括其在高技术船型和绿色船舶领域的突破,以及多家船舶企业在新年的“开门红”表现。

聚焦我国造船业的辉煌成就,深入探讨其领跑全球的背后原因。中国造船业三大核心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首位,彰显了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领先地位。具体来看,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7%,新接订单量占比更是高达74.1%,手持订单量也占到了63.1%,均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指出,中国船舶工业手持订单量足以满足未来近四年的工作量,这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在未来稳定工作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随着全球海运贸易量的持续增长,新船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预计每年需求在2500万至5000万载重吨之间。

在亮眼的数据背后,是中国造船业在多个方面的卓越表现。首先,造船完工量占比过半,意味着全球交付的船舶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制造。其次,新接订单量占比七成以上,预示着后续建造的船舶中,中国制造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最后,手持订单量也创下历史新高,为中国造船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上海长兴岛为例,这里汇聚了外高桥造船、江南造船和沪东中华造船三大造船巨头。在过去的一年里,它们几乎平均五天就能交付一艘新船,其中包括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首艘230万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等高科技船舶。这些船舶的交付,不仅展示了中国造船业的先进制造能力,也为全球航运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2024年我国高技术船型也取得了新突破。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进展;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在加速建造中,其建造周期将大幅缩短;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也正式入列,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在全球造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造船业能够持续领跑全球,离不开其不断创新和提质增效的努力。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中国造船业已经在国际赛道中跑出了加速度。特别是在绿色船舶领域,中国造船业更是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我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8.5%,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展望未来,中国造船业将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并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新年伊始,多家船舶企业就已经实现了“开门红”,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造船业将继续为全球航运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片及部分信息来源于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