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凭借优越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在数字经济新蓝海和绿色新能源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连续两年在西部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一。文章介绍了该区在动力电池产业、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等方面的成就与未来规划。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四川省宜宾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凭借其在数字经济新蓝海和绿色新能源领域的迅猛发展,连续两年在西部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一。在商务部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该区更是在22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脱颖而出,位列第26名。这一成就背后,是临港经开区在“一蓝一绿”产业新赛道上的加速奔跑与实干精神。

宜宾临港经开区地处长江航道零公里处,是川南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该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成功引进东部地区企业230余家,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同时,通过构建从原材料、组件到整车再到电池回收的“1+N”全产业链生态圈,临港经开区在动力电池产业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2024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全球的12%以上。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战略机遇的推动下,临港经开区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加速构建内外兼顾、四向并进的新通道。向东,加密长江水运航线;向南,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向西,开通中欧国际班列;向北,实现柠檬出口。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区域的物流效率,更为宜宾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在生产环节的布局外,临港经开区还积极引导科技创新体集群加速集聚。目前,由该区负责运营的四川省动力电池创新联合体内部企业已获批四川省、宜宾市创新平台23个,培育高端技术人才40人。同时,临港经开区还致力于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通过政策扶持、人才招聘、企业服务等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在产教融合方面,临港经开区同样表现出色。该区聚集了众多企业和高校,形成了一块产教融合的“完美试验田”。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模式,临港经开区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还为企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例如,四川大学宜宾园区就与多家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卓越工程师班,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企业技术攻关。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临港经开区技术合同交易额由0.9亿元增至25.8亿元,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由9.5亿元增至21亿元。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临港经开区在科技创新和产教融合方面的不懈努力。

作为宜宾市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临港经开区在保持高速运转的同时,更注重提升经济承载力、创新资源集聚力、改革集成力及人口吸纳力。未来,该区将继续以实干作答,加速奔跑在以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为核心的“一蓝一绿”产业新赛道上,为宜宾市的跨越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