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持续回暖,创投机构热情高涨
AI导读:
港股IPO市场自2024年以来持续回暖,创投机构参与度极高,成为其重要退出渠道。新股赚钱效应逐渐显现,增强了企业赴港上市的意愿。预计2025年港股IPO市场将继续维持回暖态势。
赴港上市的热潮在资本市场持续涌动,港交所再度迎来繁忙景象。仅在1月15日这一天,就有5家公司集体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据统计,自2025年初以来,累计已有21家公司向港交所发起冲击,这一数字彰显了港股市场对企业的强大吸引力。
在这些递交上市申请的公司背后,创投机构的身影频频出现。不难发现,港股已成为创投机构的重要退出渠道之一。众多创投机构纷纷押注港股市场,期望通过企业上市实现资本增值和退出。
港股IPO市场持续回暖
从已递表企业的招股书来看,创投机构的参与度极高。例如,在1月15日递交申请的东信营销背后,知名创投机构达晨持股5.6%;微医控股则在1月12日递交申请,其背后有红杉、启明创投、高瓴、五源资本等多家知名创投机构;而1月6日递交申请的天域半导体,更是吸引了华为哈勃、比亚迪、中国比利时基金等众多机构和产业资本的青睐。
港股IPO市场的回暖趋势明显。自202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赴港上市,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证监会主席黄天佑在第二届香港资本市场论坛2025上表示,2024年香港资本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就,新股集资额全球排名提升至第四位,足以证明香港作为内地企业首选集资平台的地位。
赚钱效应逐渐显现
尽管过去港股市场曾因估值低、流动性差等问题受到部分创投机构的质疑,但这一现象正在发生改变。自2024年9月以来,港股新股上市带来的赚钱效应日益显著。例如,“中国版乐高”布鲁可在1月10日登陆港股市场后,发行价高开超80%,首日涨幅仍高达40%。此外,近期上市的健康之路、佑驾创新等公司也均取得了不错的首日涨幅。
分析人士指出,新股赚钱效应的出现打消了不少创投机构的疑虑,提高了市场对即将上市公司的估值预期。投资者对新股的追捧使得上市公司在招股时能够获得更高的发行价和融资规模。
企业上市意愿或进一步增强
新股的良好表现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赴港上市的意愿。中泰国际分析师颜招骏预计,2025年港股IPO市场将维持回暖态势。他分析认为,港股大盘在政策面支持下显著反弹、新股赚钱效应显现以及政策和监管的大力支持等因素共同提振了港股IPO市场。
知名创投机构基石资本也表示,尽管目前香港资本市场相对低迷,但港股仍是国内企业实现IPO上市退出的重要渠道。一旦香港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显现出来,内地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意愿将会进一步增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未做改动)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