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三蹦子”海外走红,电动三轮车出口迎来新机遇
AI导读:
中国制造的低速电动三轮车(三蹦子)近年来在欧美等海外市场持续火爆,电动三轮车出口业务迎来新机遇。外贸企业积极寻求全球化布局,应对潜在关税壁垒和绿色壁垒挑战,预计今年出口业务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1月中旬,浙江睿璞智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富圆满完成了春节前的最后一次海外考察之旅。此次考察的重点是公司早在成立之初便规划建立的欧洲组装厂,该厂现已在西班牙落地生根,并顺利开启了小批量生产阶段。据公司计划,今年4月,这家海外组装厂将迎来批量生产,标志着中国制造并整车出口的电动三轮车将在欧洲实现本土化供应,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这一实质性进展与近年来“三蹦子”(国内乡镇常见的低速电动三轮车)在欧美等海外市场的持续火爆趋势相呼应。近年来,“三蹦子”不仅在欧美农场和大街小巷频繁亮相,甚至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成为新的流行风尚,为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征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蹦子”的海外走红并非偶然。随着全球电动化出行需求的不断攀升,相关细分市场在应用场景多元化的推动下迅速扩张。江苏国威摩托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晓峰表示,2024年公司出口业务整体增长了70%~80%,全球市场绿色出行的转型为电动低速车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短途运输工具日益受到青睐,高性价比的“平替”产品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成为确定趋势。
金彭集团国际平台品牌负责人侯贺今也透露,2024年金彭集团电动三轮车的出口业务增长了30%以上,超出预期。相较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外市场对电动三轮车的需求持续增长,促使金彭集团近年来加大了出口业务的开拓力度。
睿璞智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抓住了这一机遇。该公司商务负责人黄潜表示,创始团队自2018年公司成立之初便瞄准了海外“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市场需求,决定切入电动三轮车领域,并专注于高端出口业务。他们将汽车领域的电动化、轻量化和智能化技术融入三轮车,成功研制出适合欧洲等区域的尾程物流车。
除了将“倒车,请注意”这一中国特色声音传播至全球,出口到海外的“三蹦子”还普遍进行了智能化设计提升。例如,睿璞的电动三轮车不仅配备了倒车影像,还引入了云端技术,实现了远程监控和在线故障诊断等功能。这些高端技术的融入使得出口到海外的“三蹦子”身价倍增,国内出厂价约为3000元的“三蹦子”,在海外市场的出厂价高达4万元。
然而,面对地缘政治局面的紧张态势,一款产品在全球走红也伴随着挑战。“三蹦子”同样面临美国官方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关税“靴子”尚未落地,成为外贸企业关注的焦点。尽管如此,中国制造在全球的高性价比和不可替代性让外贸企业保持了市场开拓的信心和节奏。
为了应对潜在的关税壁垒,外贸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全球化布局。倪晓峰透露,国威正在考虑在东南亚建厂,通过从中国出口核心零部件并在当地采购原材料进行规模化组装生产,以降低关税影响。而睿璞则主要面向欧洲市场,并逐步开发美国市场,同时也在积极开拓南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此外,“三蹦子”作为以动力电池为能源的交通工具,还面临绿色壁垒的挑战。例如,《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要求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这些显性或隐性的摩擦促使外贸企业提前在海外布局建厂以降低风险。
侯贺今指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法规要求,因此在海外建立本地化团队以适应当地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除了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获客外,企业还在各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地推、开设自有门店并提升售后服务水平。这些举措不仅扩大了海外市场版图,也积累了规模优势。
展望未来,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出海”步伐的加快,外贸企业将继续深耕海外市场、拓宽应用场景,并积极应对各种壁垒挑战。预计今年金彭集团的出口业务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部分数据和信息已根据上下文进行了合理推断和补充)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